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柳斌杰:新闻出版产业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26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王玉梅

  

  【慧聪印刷网】 8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做客中国记协第十四期新闻茶座,就备受关注的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有关问题与中外记者进行交流。本期新闻茶座由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主持。

  柳斌杰说,新时期,中国新闻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闻内容的改革。2003年,党中央向新闻界提出坚持“三贴近”原则的要求,新闻单位首先改进了新闻报道,压缩会议报道内容与篇幅,缩短领导人会晤、出访报道,把更多版面、荧屏时段让给人民群众。这一举措改变了中国报纸、荧屏千篇一律的刻板形象,报道内容更加丰富活泼,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欢迎。第二阶段是新闻制度的改革。2007年,中国政府出台《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明确国外记者只需经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就可以进行采访,为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营造了更加开放的环境。北京奥运会后,对外媒开放的有关政策和办法通过制度化方式得以保留。第三阶段是新闻报道机制的改革。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央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提出准确及时、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引导的方针,各种媒体可以更加及时、更加透明、更加公开地报道中国发生的新闻。

  柳斌杰说,中国正在进行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在传媒方面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报刊改革方面,要按不同性质分类改革,时政类报刊要进行内部机制改革,实行宣传经营业务两分开,激发活力,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信息量;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全部转企改制,目前已有1069家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改制。新媒体方面,要把重要网站转变为股份制企业,人民网、新华网已经完成转制,下一步要形成规范的股份制公司,探索更多传播手段;手机媒体要加强与传统内容生产商的合作,从而更加及时、准确地发布新闻。柳斌杰强调,要通过改革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用现代传播技术增强传播能力,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更加公开、透明、开放。

  柳斌杰指出,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的时间表已经基本确定,经营性出版单位,包括图书出版社、音像电子出版社、互联网出版机构要在今年内完成转企改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在两年内完成转企改制;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在3年内完成内部机制改革。与此同时,中国新闻出版业还在积极推进两项工作,一是改革新闻出版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利用各种渠道拓展投融资通道。目前,全国已有41家出版传媒企业上市,总市值达2900亿元,成为股市最好的板块之一。二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突破万亿元人民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通过产业发展,建成新闻出版强国。

  在互动环节,怎样加大中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力度,如何推进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报刊上市是否停滞等都是记者们关心的话题。针对香港《文汇报》记者“北青传媒上市后内地报刊上市似乎停滞”的疑问,柳斌杰强调,内容是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整体上市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他说:“改革进程中,我们不断解放思想,确定了完整上市的观念。现在不是停滞,我们支持转企改制后达到上市要求的报刊出版单位上市。”柳斌杰透露,《女友》、《知音》等杂志正在积极筹备上市。在回答香港《紫荆》杂志记者提问时,柳斌杰说,“走出去”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既定战略,将从五方面加大“走出去”力度;一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二是加强与跨国企业多层次合作;三是加紧培养有国际新闻出版运作能力的人才队伍;四是增加国际新闻研究交流的机会;五是多种措施支持各种所有制新闻出版企业到国外发展,几年内建立一个覆盖全球、能广泛传播的国际传播体系。在回答凤凰卫视等媒体提问时,柳斌杰还详细介绍了中国新闻出版业推进产业化、集团化的具体措施,并表示将培育几家国际一流出版集团,推动形成由新闻、邮政、金融共同参与、互相兼容的大型发行系统。“三年内产业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柳斌杰说。


  

  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参加了交流活动。近70位外国驻京记者、驻华使馆新闻官、港澳台在京记者及部分境内记者参与交流。

    乐凯华光杯2009年印刷十大评选颁奖盛典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