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内地文化企业向世界资本“伸橄榄枝”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23日   来源:北京商报

  日前,中国文化产业项目香港投融资说明会在香港举行,探讨内地文化产业投融资及合作机会。包括深圳、南充等地的300余个文化项目以互动形式进行了展示。据悉,内地文化产业在香港开展以投融资为主题的推介说明活动,尚属首例。相关专家表示,内地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香港乃至世界的资本都非常“渴求”,同时香港资本也将内地文化产业视为投资热点,只是双方的合作还要经历一段逐步渗透的过程。

      内地文化产业很“缺钱”

     随着新版《三国》的热播,关于三国人物故里之争也激烈展开,大乔、小乔、赵云等三国人物故里的归属地纷纷引发争论。然而,被专家认定为“三国文化发源地”的四川南充名头却不太响亮。“南充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着史之地,蜀中大将张飞也长眠于南充阆中。”南充市外宣办主任熊建春介绍说,南充西山风景区的万卷楼正是陈寿少年读书晚年归隐撰写《三国志》的地方,目前依托万卷楼的原址已建成了万卷楼景区。下一步,南充市将建设万卷楼三国文化产业示范园,它有可能成为一个特色影视城。

     根据规划,万卷楼三国文化产业示范园的投资金额为5亿元。熊建春坦言,如此大的一笔投资,需要其他资本的介入,而万卷楼三国文化产业示范园只是南充市文化产业规划项目中的一个。于是,南充市政府带着24个文化项目参加了首届中国文化产业项目香港投融资说明会。熊建春对此次兴师动众赴港行为的解释很简单,“我们有需求,正好有平台”。南充市计划进行对外招商引资与合作开发的24个文化产业项目投融资总额达到60.4亿元,其中不乏总投资达22亿元的安汉故城开发建设项目、3.11亿元的南充市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投资较大的项目。

     “南充市属于西部内陆地区,它的文化要开放,仅靠内循环是不行的,需要资源和资本的对接,他们到香港进行项目推介就迈出了一大步。”对于内地城市组团到香港推介的举动,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皇甫晓涛给予肯定,作为学术代表,他也出席了此次投融资说明会。

     投融资说明会主办方负责人、《香港商报》副总编王陶表示,此次投融资说明会共展现了300多个内地的融资项目,其中大部分是各地政府规划中的项目,以文化园区、主题公园、民俗项目等为主,也涉及动漫、设计等项目,其中不乏融资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巨无霸”项目。

     虽然现在各地都在纷纷组建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各地都确立了额度不一的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但文化产业项目仍然很缺钱。以参加此次投融资说明会的“重头戏”——各地文化产业园区、主题公园项目来看,这些项目体量都很大,通常需要上亿元融资规模,而这些资金地区性政府根本不可能解决,而向社会融资的难度也很大。

     “这类项目,本身概念就太大了,而且在盈利模式上很不清晰。现在粗放式制造业都在下滑,有些园区只是把它原来的项目装在文化产业的瓶子里而已,可能一个主题公园就配置一两个文化室,就对外、对政府宣称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了。”王陶说,虽然现在政府在收紧袋口,提升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的申报标准,但各地类似“假大空”的项目仍然不少。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李小磊认为,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与香港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在不断加深,尤其是在文娱服务、视听服务、华语影片、合拍影片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目前国家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振兴规划,如果有更多的港商以独资、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到内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将更加有利于做大中国文化产业。

      每年2万亿港元“热钱”入市

     随着2009年7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2010年4月《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内地文化产业转型发展一跃成为国家战略。

     “内地有资金缺口的同时,香港也有投资需求。”皇甫晓涛分析说,尤其是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香港也在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香港地区有着独有的优势。首先,香港文化一起步就是市场化运作,此外,香港有着自由的经济体制、丰厚的财富基础和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信息。值得提出的是,内地正大力推进的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也为香港提供了进一步投资发展的机会。“就好像当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香港占据了绝对的投资优势。”

     然而,皇甫晓涛也指出,在此轮的文化体制改革中,香港不会像经济体制改革时“顺利”占据先机。在文化方面,香港的障碍也不少。“香港并没有很大优势,这个优势不是指资本方面,而是指香港在文化本身没有优势。”他表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无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方面,内地的投资门槛提高很快。“经济体制改革那会儿,最大的门槛就是体制问题,我们设立了深圳特区,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年投资一两千万元,就可以在深圳盖一座很好的大酒店,但现在若想以一两千万元投资在文化领域有所作为很不容易。”

     “以现在的数据来看,香港每年有2万亿港元的热钱在香港进出,这笔热钱肯定要找投资项目。”王陶说,这也是他们发起这次投融资说明会的主要动力。他们在挑选参会嘉宾上也做了安排,内地企业界人士占30%,香港人士占70%,并且涉及民政局、文化同行、投融资机构等多种力量,目的主要就是为了“介绍”,让香港了解内地文化产业的现状,也让内地企业对进入香港资本市场的“路径”有个概念。

     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是最早一批到内地投资发展的港商。他说,文化产业是一个亟待开发、发展空间巨大的朝阳产业,内地与香港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一方面借助香港世界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和创意中心的地位,双方通过合作,可以使中国内地优秀文化产业项目更快地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借助内地广阔的市场,香港的文化产业也可以大有作为。

     借力香港上市向世界融资

     在影视等文化领域,内地与香港的互利发展早已展开。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会,已经成为内地影视项目必然光顾的推广平台之一,也是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常年带领会员单位去参加的电影交易市场之一。据其相关市场人士介绍,作为亚洲最大的影视博览会,内地的片商都很看重这个市场,利用这个市场卖片或者在香港找代理商,打理电影的海外发行。“而且,现在内地和香港合拍影片,已经越来越盛行。作为东西结合带,香港影星世界知名度大,香港的发行商有海外推广的经历和渠道,这些都是内地片商看重的地方。”

     “其实内地看重的并不是香港的市场,而是香港人的经验。”香港寰亚电影集团中国地区发行经理陈焕宗介绍道,香港电影起步早,在制作技术上比较领先,而且在商业运作、海外推广方面有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渠道。据他了解,就电影领域,香港投资人对内地电影的投资积极性越来越高,因为内地市场很大而且潜力巨大。“哪儿有市场,资金就会往哪儿流动。这是规律。”陈焕宗说,像寰亚和中影的合资公司也是香港寰亚主动发出的邀约。

     在香港上市也成为一些文化企业的选择。内地知名企业A8电媒音乐在香港上市,在当年业内算是一桩盛举。其创始人刘晓松创立A8音乐网站8年,却最终选择香港市场落脚,刘晓松对记者表示,A8上市是香港股市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音乐模式的一种认可。他表示:“美国有iPod、MySpace,这是美国的音乐行业模式。而中国的特点就是手机用户数量比互联网要多得多,有好的收费通道。但这只是饭碗,而核心内容是里面的歌曲,A8一直积极做的事情就是为用户提供原创音乐。”A8音乐定位为综合数字音乐公司,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网络来销售音乐内容,销售产品的形式包括手机铃声、彩铃服务、交互式语音应答等。这种以数字音乐供应商为主打的“概念牌”在香港联交所已经上市的股票当中还是独一份。

     记者了解到,内地企业中,像A8一样,希望能在香港上市的也不在少数。这其中自是有原因的。王陶认为,香港娱乐产业发展历史已经将近百年,对于文化产业的新趋势、新现象比较能够接受,上市比较容易实现,而对再融资设立的门槛也比较低,但成本较高。

     香港南华集团董事张赛娥从金融角度分析了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情况及内地文化创意企业在港上市的机遇。她认为,内地文化创意企业选择香港上市,更易吸引国际资本、提高国际知名度,进而熟悉国际游戏规则,为再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双方还需慢慢渗透融合

     王陶说,中国国际商会一直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推进,以及内地和香港的文化贸易交流,包括深圳闻名一方的文博会,中国国际商会也是主办方之一。每年,深圳文博会的交易额都在增长,今年更是超过了1000亿元,但文化产业的投融资规模却一直增长不快,香港对内地的直接投资增长也不多。

     “深圳文博会其实也一直在推进内地、香港两地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但目前港商对内地文化产业仍然谈不上有更多的了解,也谈不上有多大兴趣。”王陶认为,从现状上看,香港资金并没有大规模进入内地文化产业,能够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也极少。“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除了影视和动漫,香港资金进入内地市场的体量并不大,这次我们带出去的许多项目,对许多香港人士来说都还显得很陌生。”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此次投融资说明会由非政府机构主办,对双方都是一种试探性交流,一方面看看内地文化市场,另一方面也看看香港当地企业、资本的态度。

     “内地项目和香港资本二者真正大范围对接,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皇甫晓涛认为,香港之所以极为重视内地市场,是因为内地是世界全球化中最大的新兴市场,既有巨大消费需求,又有丰富的传承艺术。内地文化产业属于新兴市场,更多的是资源,其距离市场化还有一定距离。而香港投资方属于“实战型”,他们的投资是要看到回报。一般来说,港资更看重流动性较强的文化领域,比如演出、影视等,或者是文化体制方面有一定自由市场空间的领域,如会展、收藏等。“所以说,这次文化领域的融合不会像当年经济体制改革时那么快,需要慢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