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灌阳,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农民或加紧收割早稻,或种秋冬季作物,或忙着采摘黑李,或忙着采摘雪梨……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小城镇建设欣欣向荣,旅游一派繁忙。8月7日,该县还举办了国际山地自行车赛,来自加拿大等国和国内的众多好手参加了比赛,整个灌阳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
我们不妨先看一组数字:上半年,灌阳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4.85亿元,增长17.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6亿元,增长49.8%;规模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增长59.3%;农业总产值完成4.96亿元,增长6.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2346元,增长12.8%。
灌阳能取得如此好成绩,关键在于该县工作思路明确,持续坚持“工业主导、全民创业、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通过项目拉动、工业强县、农业稳县这“三套马车”,拉动经济社会驶上快车道,实现跨越发展。
项目强劲推进
就在几年前,县城灌江两岸还是一片“荒芜”,而如今江西岸通过防洪堤建设和项目建设,商业繁荣、环境优美,成了居民消费和休闲的绝佳去处。曾经是不毛之地的江东岸,如今机声隆隆,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成为热火朝天的江东新区开发区。当然,灌阳的交通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城乡风貌建设等,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成厦高速公路(灌阳段)的各项建设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凯歌变电站、文市冶炼园、西山坪机械制造园、车田工业园、文市石材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紧施工中……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县城供水扩建工程、县城滨江东路、金龙商贸大厦和廉租住房等项目,有的已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建设中……
灌阳就是按照“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城乡风貌建设”四大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拉动着灌阳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半年列入县级推进的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有6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3个,续建项目23个,前期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41.3亿元,已完成投资4.8亿元;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68个,完成投资1.16亿元。
正因为强劲的项目建设和产业优势,众多客商被灌阳这块红土地所深深吸引,灌阳成了投资的热土,从而又促进了灌阳的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灌阳共实施市外招商项目20个,合同投资11.09亿元;新签招商项目12个,合同投资2.89亿元;引进市外资金2.71亿元;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76亿元,增长49.8%。
工业风华正茂
灌阳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但选矿机械制造却很发达。县选矿机械设备制造园建设一派繁忙,园区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工人们正冒着烈日进行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灌阳选矿机械制造的中心。当然,文市冶炼工业园区等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都在加紧建设,项目也正落户这些园区。
灌阳县工业集中区是自治区B类工业集中区,其在工业经济的发展、聚集和引擎作用十分突出,目前入园企业37家,已建成投产企业36家,其中规模企业10家。如今,该县以冶炼、农林产品加工、建材、矿山机械设备制造为主导的县域工业体系已初具规模。上半年,工业经济指标“一路飚升”,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2.35亿元,增长42.2%;实现增加值7.14亿元,增长21.9%。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增长59.3%;规模工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34.5%。规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8.5%,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2%,拉动经济增长11.7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9.5亿元,增长50.7%。技改投资4.9亿元,增长104%,全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灌阳工业能快速增长,与该县立足县情,措施得力分不开。“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十分重要。”桂金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文感慨地说,从企业创办开始,县领导就经常过问企业在资金周转、用电等方面的情况,如果得知企业遇到了困难,则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及时予以解决。
桂金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灌阳县有色冶金机电设备厂,从20万元起家,现在已拥有资产2000多万元,年产值近亿元,成功地引进了国家专利产品“混合型湿式”磁选机,能生产碎矿、重选、磁选、浮选、电选等5大类30多个品种,远销越南、泰国、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土地的希望
新圩乡和睦村千亩黑李标准化种植示范场里,近期十分热闹,采果的群众收获着希望。村民蒋水生说:“我种了4亩黑李,今年已全部挂果,售果收入2万多元,是种植传统经济作物收入的七到八倍!规模化种植让大伙看到了黄土地的新希望。”
一位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说,全县目前有黑李种植面积5.3万亩,预计产量达4.3万吨,比去年增产20%,已成为全区黑李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县。按产地收购价每公斤4元计算,全县今年黑李产值约1.7亿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590元。
这便是灌阳实施规模农业和标准化生产,让灌阳农业大踏步前进。近年来,灌阳按照“主导产品选准,优势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做大,运行机制搞活,标准化水平提高”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促进特色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灌阳镇、黄关、新街和文市等4个乡镇,稻浪翻滚,这些乡镇成了优质谷生产基地,带动着全县的水稻生产。新圩乡几乎年年受旱,灌阳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耐旱农作物。新圩的龙桥、潮立和国豪3个村,成为了紫色红薯生产基地。全县还有西瓜种植基地、西红柿种植基地、辣椒种植基地,更有“南橙、北李、中雪梨”的水果布局产业带。
在各种示范基地的带动下,上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24.26万亩,夏粮正在加紧收割,预计产量可达6.28万吨。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22万亩,水果产量有望突破20.3万吨。
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灌阳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成功引进了康乐人粉业、梁华生物、隆平高科、兄弟木业和诚信辣椒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有效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为民办实事工程等的强力推进,都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责任编辑:刘业才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