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珠海淇澳岛惊现商周时期沙丘遗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5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今年3月份起,淇澳岛小沙澳湾发现了近200多平方米商周时期的海湾沙丘遗址,出土了一批史前时期的珍贵文物。

     “综合陶片性质、器物形状、土层背景以及珠海历年来出土的文物资料,基本判断是商周时期的海湾沙丘遗址。”市博物馆馆长张建军表示,这一结论在7月20日已得到了广东省文物局专家组的明文肯定。

     出土大批史前珍贵文物

     从淇澳岛山顶往下看,是一片天然的沙滩。去年3月6日,有人在这片沙滩上捡起了一块小陶片,陶片上布满粗糙的纹路,“这不是一块普通的陶器。”这个人就是正在进行文物普查的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振忠。“靠山面海,有淡水流过,这些条件满足了古代人居住的需求。”事实证实了他的猜测。

     张建军介绍,2009年3月,在小沙澳湾遗址市博物馆进行了抢救性考古试掘,确定了这里至少是一处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今年1月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今年六月起,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珠海市博物馆联合中山大学考古学系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整理工作,出土了一批史前时期的珍贵文物。目前,发掘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淇澳村,抢先一睹四千年前百越先人使用过的遗物。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器物都遭到损坏。大大小小的陶罐、石釜,有些陶罐上还有烟熏过的痕迹,“说明那时候的人已经不再是吃生食。”陈振忠介绍。

     出土文物以陶片较多,同时出土有五十多件小件。陶片以泥质陶和夹砂陶为主,纹饰有绳纹、交错绳纹、方格纹、曲折纹、重菱形纹等,泥质陶还有部分素面,器形有釜、罐、豆、箅形器等。小件以生产工具为主,主要有石锛、石镞、石砧、石斧、石凿、石刀、砺石、网坠、穿孔石坠、环砥石、纺轮、陶拍,同时出土有石器毛坯、石璜、水晶碎片等器物。

     此次还出土了20多件圆形的陶纺轮,有的如一枚硬币大小,“这些纺轮都是古人用来纺织的,数量之多是珠海其他遗址所没有的,这说明了当时的纺织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水平,也是此次考古发掘的亮点。”

     高科技手段辅助挖掘

     在博物馆租用的民房里,不仅有各种整理归类好的石器,还有中山大学人类与社会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在对陶片进行测量、绘图等工作,试图复原出土陶器的全图。

     据悉,这次考古发掘采用了GPS全球定位仪、电子全站仪等高科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器物性状。

     根据出土的器物,专家们推测,四千多年前,当政治经济发展更为先进的北方进入了商周时期时,南方尚处于新石器末期。男人出外渔猎和采集,妇女在家纺织是当时南方沿海地区最主要的生活形式。此次出土的文物,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织布的陶纺轮,砍树的石斧,扒树皮的石锛,渔猎的石镞,凿坚果的石砧,磨石的砾石,凿木的石凿……一块块小陶片,一个个小石器,拼凑在一起,描绘出商周时期南方人生活的场景。

     到目前为止,珠海境内调查已知有沙丘遗址79处,经科学考古发掘的遗址共10处,它们是拱北迎海新村遗址、淇澳岛后沙湾遗址、淇澳岛东澳湾遗址、三灶草堂湾遗址、前山南沙湾遗址、香洲菱角咀遗址、平沙棠下环遗址、平沙水井口遗址、高栏岛宝镜湾遗址、淇澳岛小沙澳湾遗址,这些遗址中史前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的有淇澳后沙湾遗址、三灶草堂湾遗址,其余均为一期文化。

     年代最早的遗址是淇澳岛后沙湾遗址,内涵最丰富的遗址是高栏岛宝镜湾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