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打造文艺精品工程 建立文化精品城市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7月29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立足本土题材挖掘,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推进文化精品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量文艺作品获得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在内的各种奖项。为更好地促进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发展,我市建立了文艺创作扶持与奖励机制,先后设立每两年一届的珠海文学艺术 “渔女奖”和每年300万元的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鼓励文艺家出精品出力作,对珠海文艺“出精品、出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珠海文艺创作日益活跃

     近年来,我市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日益活跃,一批思想性强、艺术水准高、影响力大、具有本土历史文化特色、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被推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据了解,除了市文联下属的九大文艺家协会,我市还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近两年来全市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达200多个,硕果累累。其中,去年我市青年女作家裴蓓的中篇小说《我们都是“天上人”》获《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优秀中篇小说奖,诗人卢卫平被评为《诗刊》“2008年度十佳诗人”;肖时照、李需民创作的歌曲《欢乐山寨》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吴志伟的牙雕作品《皆大欢喜(百子图)》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第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香洲区合唱团等团体和个人在广东省第九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中获得4项金奖,居全省首位。

     此外,广东省作家协会的《作品》杂志还出版了珠海作家专号,这是珠海首次在重要的文学刊物上推出本土作家专号,是珠海文学创作力量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

     影视及诗歌创作异军突起

     近年来,珠海影视剧创作异军突起。为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去年,我市先后推出电影 《澳门一九四九》、电视剧《瑞莲》,引起很大反响。其中由珠海市影视家协会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澳门一九四九》,是广东省为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拍摄的惟一一部故事片,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2010年首批向全国重点推荐的优秀国产故事片。而由裴蓓担任制片人和编剧、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上人》,在不久前更与张艺谋、姜文、吴宇森的电影一起,入选历史悠久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而继反映唐廷枢为成功创建中国第一座煤矿(唐山开滦煤矿)、中国第一条铁路(唐山唐胥铁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而鞠躬尽瘁的电视剧《大龙脉》在央视播出后,我市将再次重拳出击,推出容闳、陈芳、唐绍仪和宋元海战等四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并作为广东文艺精品来打造。其中,电视剧《容闳》已成功纳入广东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

     作为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城市,珠海诗歌创作也成就斐然,在全国诗坛非常活跃,一大批诗人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选刊》等重要刊物频频亮相,国际诗人笔会、春天送你一首诗、第二届广东诗歌节等一系列大型诗歌活动相继举办。珠海诗歌提升了珠海文化内涵,已成为珠海文艺界的一大亮点,更被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誉为“广东文学界的一大品牌”。

     打造本土题材文艺精品

     市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发掘、保护珠海历史人文资源,近两年来市文联重点组织文艺家开展珠海题材的文艺精品创作,并通过讨论调研,选定了粤剧剧本《唐涤生》、话剧剧本《大国商魂》、舞剧剧本《苏曼殊》、舞剧剧本《陈芳故事》等重点珠海历史人文题材文艺精品创作。为保证创作质量,市文联还组织邀请知名艺术家开展研讨创作。

     据悉,去年,粤剧《唐涤生》、话剧《大国商魂》剧本创作已完成。今年,市文联将重点打造舞剧 《苏曼殊》,将这位珠海本土“诗僧”的短暂一生以舞剧形式来演绎,他的才情,他的爱情故事,都将在音乐与舞姿中重现。

     另外,极具珠海本土特色的“木屐舞”曾经亮相第四届珠海民间艺术大巡游,这种来自斗门水乡的婀娜多姿的舞蹈,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斗门水乡风情,让人充分领略到斗门民间艺术的风采。有关部门将把这个舞蹈重新编排整理,更好地体现珠海本土的民间风情。

     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

     从2005年开始,珠海设立了每两年一届的珠海文学艺术 “渔女奖”,迄今已经评选了三届,奖励了一批优秀文艺家和优秀文艺作品,有力地促进了珠海文艺精品工程建设。在去年举行的第三届“渔女奖”评选中,共收到我市文学、戏剧曲艺、美术、书法等九大艺术门类近千件文艺作品参加评选,最终曾维浩的长篇小说《离骚》等48部(篇、件、首)文艺作品获奖,这些作品,基本囊括了我市在2007-2008年的文艺创作精品,其中大部分作品更是已获国际、国家和省级奖项,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我市文艺创作在近两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

     2008年,珠海首次设立优秀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市财政为此每年投入300万元。据悉,2008至2009年度,我市共32个文艺项目得到扶持。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用好文艺精品创作扶持资金,优先扶持代表珠海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每年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精品力作,并组织优秀作品参加文华奖、金钟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评选。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文艺精品创作激励机制,完善“渔女奖”,设立“苏曼殊诗歌奖”、“古元美术奖”等,引进知名文艺家在珠海设立创作室和流动工作站。同时,要一手抓文艺精品,一手抓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特色文化品牌工程,使珠海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