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0年度扶持重点文学作品创作签约仪式在市作协举行。《坼裂》、《老风口》等10部作品成为2010年度扶持重点文学作品,各获得5万元扶持资金。由政府出资大力扶持市内作家的重点文学作品创作,这在全国尚属首例,5万元的奖金也已达老舍文学奖的奖金标准。《老风口》的作者张者在现场表示:“在重庆当作家,是最幸福的!”
10部作品获得扶持去年12月,市委宣传部颁发了《重庆市扶持重点文学作品创作签约管理办法》,对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长诗、研究重庆作家及作品的文学批评专著等四种文学体裁重点文学作品创作签约扶持,每年度签约一次。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创作初期的大纲签约、创作中的文稿签约、出版后的成果签约等三种方式进行。市作协正式启动2010年签约作品申报评选工作后,经过8个多月的层层审核,才最终确定了这次签约的10部作品,每部作品获得5万元扶持资金。
非职业作家也能签约这次签约的10部作品包括郭继卫的长篇小说《坼裂》、王雨的长篇小说《填四川》、陆大献的长篇小说《醉乡》、欧阳玉澄的长篇小说《万县野码头》、舒德骑的长篇小说《联圣钟云舫》、刘运勇的长篇小说《山民》、曾宪国的长篇小说《门朝天开》、张者的长篇小说《老风口》以及何小燕的长诗《大千大足》、余德庄的长篇纪实文学《生如春花之灿烂》。记者了解到,这些作品并不都是重庆本土作家创作的,甚至部分作者还是非职业作家,但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关注着时代的变迁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要打造“当代《红岩》”
市作协主席黄济人告诉记者:“这次签约活动是在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号召下开展的。在一次会议上,很多作家对重庆文学的印象还停留在《红岩》这本书上,所以薄书记希望能有一部新的重庆作品走向全国,在全国引起反响,让大家重新认识重庆。这次签约的作品中,有8部长篇小说、一部长诗、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我们扶持这10部作品,就是希望这10部作品中能有一两部可以走出重庆,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成为‘当代《红岩》’”。
5万元缓解作家生活压力著名本土作家张者的作品《老风口》也在这次的签约之列。张者激动地告诉大家:“在重庆当作家,是最幸福的事!”张者说,他是重庆文学院的编制作家,但领导们很体谅他,没有给他安排繁琐的工作,让他有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和写作,也有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
至于这5万元扶持资金,张者表示:“中国作家的压力都很大,很多人越写越穷。这5万元不但缓解了作家们的生活压力,更激励了作家们的创作。我给其他省市的作家说了重庆扶持重点文学作品的事时,他们都特别羡慕。”张者表示,他会继续参加这个活动:“我还准备写五六部作品。下一部是关于重庆抗战文化题材的,主要是反映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等写完了,我会继续拿来参加审核,希望再次得到市政府的扶持。”(重庆商报 夏洪玲 实习生 李轶天)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