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全力将珠海斗门打造为“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7月27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斗门镇以历史、宗教文化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名镇”;乾务镇充分利用“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的招牌,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容;白蕉镇弘扬沙田水乡文化,加快推进灯笼沙水乡游项目……记者昨日了解到,斗门区日前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学习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市的实施意见,会上决定立足本土文化,提高整体文化竞争力,辖区内5个镇差异化发展,最终形成“镇镇有主打,镇镇有特色”的文化格局。

     “家底”十分厚实

     斗门有 “水上婚嫁”、“装泥鱼”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赵家庄、网山村两个广东省古村落,还有金台寺、黄氏大宗祠等众多历史古迹,“家底”可谓是十分厚实。

     “家底厚当然好,但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无从下手。”斗门区文化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说,像“水上婚嫁”主要在白蕉镇,“装泥鱼”在乾务镇,咸水歌主要在莲洲镇,醒狮主要在井岸镇,历史古迹赵家庄和金台寺则在斗门镇,太过分散,有一些类别相似的传统文化究竟是统一在一起,集中打造好,还是分散给各镇独立打造好,大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意见。自己人都没有想好该如何打造这些文化和古迹,更何谈去向外人展示这些文化精粹呢?

     “其实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项目,要是打造得好,就会有一个差异化发展,这对于斗门区整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很有益的。”斗门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五镇各有侧重

     在斗门区常委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焦兰生认为,斗门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有基础前提的地区,应结合实际,立足于本土文化特色和优势,制定出有斗门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文化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斗门的文化竞争力。

     焦兰生提出,辖区内各镇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其中,斗门镇要以历史、宗教文化、现代数码科技等为依托,以南方影视拍摄与制作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历史文化名镇”;乾务镇要充分利用 “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的招牌,进一步丰富内容、提高层次;井岸镇要发挥主城区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建设,推进强镇富民,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白蕉镇要加快推进灯笼沙水乡游项目,弘扬沙田水乡文化。莲洲镇要借助北部生态园加快建设的良好机遇,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等项目的规划建设,打造有特色的文化产业。

     合力不容小觑

     对于5个镇未来在文化旅游等方面形成的合力,斗门区文化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力量大得会让人意想不到。”

     这位工作人员分析说,除了历史文化方面的沉淀外,斗门还拥有珠三角独一无二的大沙田景观,拥有“珠江门户第一峰”黄杨山,自然风光独具魅力。此外,斗门的荔枝、龙眼、白蕉海鲈、白藤莲藕、乾务泥鱼、河虫等特色物产也可为今后的文化旅游业发展加分,若是各镇能在发挥自身特色的同时,统筹兼顾到这些内容,再由区里统一对外拓展宣传,必然会使斗门的文化竞争力大大提高,也必然会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