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制定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不仅对巩固新闻出版业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实现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目标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6月29日~30日,新闻出版总署在京召开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专题务虚会,各司局负责同志针对各自工作领域的规划编制进行了阐述。记者从中梳理出五大关键词,希望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具体阐述,让广大读者预先了解“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方向和发展重点。
关键词一:重点产品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新闻出版的成绩,归根到底是能否生产出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国家水准、群众喜闻乐见并能传之久远的新闻出版产品。推动生产更多精品力作,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此,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说,要通过国家重点项目规划的实施,发挥国家规划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出版机制,实施精品战略,要以每年300种左右的国家重点出版物的出版,起到杠杆作用,带动高水平、高质量出版物的出版,为迈向出版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确保重点出版项目的质量,总署将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建立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做到人员、资金、时间三落实。
各个产业领域都确定了自己的重点发展方向。在新闻报刊方面,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认为,要大力调整报刊产业结构,形成10家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形成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印刷发行管理司司长王岩镔也表示,将继续推动新华书店跨地区兼并重组,形成几家全国性新华发行集团。据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范卫平介绍,总署已经启动了新闻出版业项目库建设工作,该项目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地工程,初步确定第一批入库项目141个。
版权司司长王自强表示,将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产生更多“精品力作”——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最具价值版权产品”评估、评选、奖励制度。此外,还将大力推动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建设。
关键词二:公共服务
“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构建公益出版生产供给、新闻出版公共产品、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网络和政策环境保障四大体系,建立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保障、建设、运行、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对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鼓励支持各种经济性质的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开展公共服务,吸引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公共服务水平。总署有关负责人指出,将通过实施建设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实施少数民族东风工程、建设国家盲文出版基地、实施盲文出版“光明工程”、实施“春蕾”出版工程等12个建设项目,促进四大体系的建设。
在增强报刊业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王国庆说,“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施重大项目工程为核心加强报刊公共服务,以建设管理技术平台加强法规制度为切入点建立新闻报刊市场良好秩序,完善新闻采编队伍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报刊业公共服务建设(如扶持民族文字和特殊群体报刊发展、结合农家书屋建立阅报栏),严格执法维护新闻出版市场良好秩序,规范报刊采编人员职业行为等。
王自强则强调,要强化版权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体系;不断创新版权公共服务形式,增强版权公共服务能力;适应版权保护新形势,积极探索建立版权争议调解机制;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新闻媒体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版权宣传普及教育常态机制。
关键词三:“走出去”
记者了解到,为科学准确编制“走出去”“十二五”规划,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围绕10个主题对107家国内新闻出版单位开展了问卷调查,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出版业和文化产业对外推广的经验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地走访、专题研讨摸清全国“走出去”情况。
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说,“十二五”期间,“走出去”的目标是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实力雄厚、有国际竞争力的“走出去”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外向型、高层次的新闻出版专业人才;基本形成覆盖广泛、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新格局,使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为实现这一目标,总署将充分运用国家有关专项资金,加大对“走出去”的金融税收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走出去”资源配置,大力实施“走出去”重点工程,强化“走出去”会展平台,加强“走出去”信息服务,改进 “走出去”统计指标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走出去”中介机构,加强“走出去”人才培养,完善“走出去”宣传表彰奖励机制,加强“走出去”工作的组织领导。
“走出去”人才培养成为关注重点。人事司司长孙文科介绍,实施“走出去”人才开发计划,将被列入人才规划的重点予以实施。张福海也表示,将以外向型的经营管理人才、版权贸易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翻译人才的培养为重点,构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人才培养体系。
此外,在营造“走出去”良好氛围方面,王自强也表示,要加强与有关国际版权多边组织之间的合作,积极推进版权双边交流与合作,建立和完善版权国际应对工作机制,并加强版权国际应对事务专业队伍建设。
关键词四:技术支撑
总署有关负责人提出,数字出版内容建设重点,相应的技术平台建设、核心技术开发和技术装备研制等均由“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去完成。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说,编制《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路初步确定为,“抓两头,促中间”。即一头抓转化,重点针对传统出版产业,加强对已有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和普及转化;另一头抓前沿,重点针对新型业态,加快高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工作,加快相关核心标准的制定。促中间是通过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引导,带动新闻出版企业以市场化方式自主完成所在领域的科技项目研发,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不断提升新闻出版企业的科技素质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为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发展,“十二五”期间,总署将通过国家数字样书库建设工程、国家数字内容资源数据库工程、海量出版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农家书屋数字化应用工程、义务教育精品教学资源数据库出版与服务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带动整个产业再上新台阶。
印刷发行管理司司长王岩镔表示,将大力发展数字发行,创新传播手段。她说,将创新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优先发展依托卫星通信、互联网、手机等传播渠道的数字发行和互联网发行,开拓发行领域和市场空间,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此外,将加快出版物发行标准体系的编制和应用,推进信息一体化。
关键词五:人才保障
面对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新目标和新任务,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和亟待加强的方面,如人才队伍的总体规模和质量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人才队伍结构矛盾突出等。孙文科表示,“十二五”人才规划的重点是提高新闻出版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与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目标相适应;调整新闻出版人才队伍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改革人才选拔、使用与管理机制,与新闻出版单位转制和出版产业市场化进程相适应。
为实现此目标,总署将重点实施五项人才工程和计划。一是重点造就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出版名家,二是突出选拔培养行业领军人才,三是着力开发新闻出版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四是大力培养边疆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人才,五是全面推进六类人才队伍建设。据介绍,总署将实施新兴出版生产力人才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业非公有制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相应保障措施有: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体现新闻出版工作特点的各类人才科学考核、公正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人才流动平台;健全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体系,对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评价制度体系和高技能人才竞争选拔机制。
同时,各产业发展规划也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计划,王岩镔特别强调,要以培养发行业领军人物为重点,统筹抓好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