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成都二千二百多名志愿者出征宣传防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7月11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

     本报讯 高温、洪涝、泥石流……这个夏季最热门的词汇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自然灾害很难避免,但灾难带来的损失却可避免或减小。

     “2010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昨日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启动。来自9所高校的2000多名志愿者、气象专家组成的200多个防灾减灾宣传队将陆续奔赴全国各地农村、中小学校、厂矿企业、广场、车站等,开展持续1个月的气象科普宣传,向民众普及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让普通老百姓明白如何对抗灾难,减灾防灾。

     灾难目前还不可控 但损失是完全可以降低的

     据中国气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90年以来的近20年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万多亿元人民币、60亿人次受灾,其中气象灾害占到各种自然灾害的71%。

     今年春夏,极端天气让华夏大地灾害频发。初春,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旱情造成218万人返贫,经济损失350多亿元;3月,华北、华中、西北等地遭强沙尘袭击, 2.7亿人遭灾;4月,中南地区暴雨,湘江干流洪水致28.75万人受灾;6月,罕见暴风雨强势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国22个省(区、市)洪涝受灾人口70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838亿元……更让人痛心的是,各种气象灾害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

     “这些灾难目前还不可控,但灾难的损失是完全可以降低的。”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告诉记者,气象科普实际上是对气象信息的一个解读过程,将简单的气象知识普及给老百姓,引导他们科学地防灾减灾,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现有的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对科普宣传做了规定和强调,但这些内容都相对较为宏观,普通老百姓很难接受,尤其在农村地区。

     据统计,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98%以上在农村,农民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大的群体。然而,正是这个群体,一方面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即便得到了气象信息,也很难有效利用信息。

     9校联手防灾减灾 2000余人组成200个宣传分队

     据了解,“2010年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由中国气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协会共同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作为承办单位,联合了国内所有开设了气象类专业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8所高校,组织了2000余名师生、200个宣传分队。

     志愿者们将重点深入到乡村,调查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对气象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各种极端气候变化给农村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到中小学校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利用互动游戏、科教片播放、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宣教工作;到广场、车站、港口、列车上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举行防灾减灾图片展、知识讲座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调查,获得气象知识普及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如何让艰深的防灾知识让普通老百姓感兴趣?大学生也似乎各有高招。来自河南的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组织方已经将他们分好了队伍,一般都是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宣传,一方面和乡亲们更容易接近,另一方面,他们也引入了很多高科技的元素,例如幻灯片、电影等,能够直观地让老百姓感受到灾难的危害,以及避险的知识,同时,他们还准备了一些互动的小游戏和小奖品用于吸引当地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