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型煤气罐变成工业展览馆、废弃火车头成为地标性雕塑、酒厂变身国际艺术区……在昨日市政协主办的2010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上,市经信委布局处处长陈世杰透露,目前北京有20多家工业企业已经建成和正在筹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随着城市功能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北京市范围内出现了数量可观的工业遗存,如何解决城市功能调整与文脉保护之间的矛盾?工业资源的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无疑是很好的思路。
“改造、开发和再利用闲置的工业建筑、设施,相当于花钱买来文化。”陈世杰表示,工业厂房大都有几十年历史,有着特殊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曾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独特的遗存将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更多优势。
调查显示,截至2005年底,北京城区范围内共有工业、仓储用地1500宗,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150万平方米。
陈世杰表示,有关部门将对现有工业资源按历史、贡献、建筑特色等进行分类和评价,使北京工业遗产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开发和再利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