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新媒体蓝皮书:网络媒体正成为新闻传播的强势媒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7月8日   来源:新华网

  本报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7日在京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表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媒体正成为新闻传播的强势媒体。

     蓝皮书说,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媒介角色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网络媒体不仅在表达民意方面进一步继续其“草根”媒体的角色,而且其强大的传播功能在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题的新闻传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蓝皮书指出,从2007年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新闻报道,到2008年抗震救灾报道以及2009年“两会”报道中功能全面凸现的社会化媒介,中国网络媒体在对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完成了传媒角色的转型。蓝皮书指出,对于重大事件的成功报道是中国网络媒体新角色获得认同的基础。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社会的网络化程度迅速提高

     蓝皮书介绍,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相对有序,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资源、网络用户等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网络化就是指互联网等高科技持续高速发展态势,整个社会网络化程度迅速提高。

     新媒体蓝皮书:网络论坛社区已成为中国民意集散地

     蓝皮书指出,中国网络论坛是民意集散地和网络舆论的代名词。据蓝皮书介绍,2009年网络论坛使用率为30.5%,用户超过1.17亿。据统计,当前的中国网络社区中,39%成立于2009年,30%成立于2008年,12.6%成立于2007年,2007-2009年成立的社区网站累计占社区网站总数的81.6%,而2001年前成立的网络社区仅占1.1%,这表明新成立的网络社区比例相当高,近几年网络社区仍处于高速发展中。

     新媒体蓝皮书:降低3G资费成为人们对3G最大期待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认为,降低3G资费,提高3G服务,成为人们对3G的最大期待。蓝皮书表示,就国内当前3G发展的现实来看,用户关于3G的憧憬更多的是被广告和营销刻画出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体验到了3G,而且所体验到的3G还不见得与宣传的3G一样好,因此用户对于3G内容的预期远远高于其现实体验,而当真正的3G服务到来时,他们也可能感觉不到多大的惊喜,因为热情和期待已经被早早透支了。

     新媒体蓝皮书:未来手机电视业务有望持续升温

     蓝皮书认为,从未来手机电视发展的前景看,手机电视业务将会持续升温。当前,国内外诸多手机厂商、芯片厂商、移动运营商等都积极支持手机电视的发展,消费者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国的手机电视业务在广州、四川、苏州、北京等地正在逐步推进。而一些手机厂商都已开发出接收移动流媒体业务的终端。一些先期的市场调查结果也表明,有近41%体验过手机电视的用户愿意使用这一业务。因此,手机电视在未来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新媒体蓝皮书:手机媒体正形成越来越大影响力

     蓝皮书指出,近5年来,手机报的种类、用户的数量以及手机报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日俱增、迅猛发展,手机媒体正形成越来越大影响力。蓝皮书介绍,各大媒体、运营商以及服务商对手机报市场的争夺,使全国手机报用户数量的发展呈现出相当迅猛的势头,2005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100多万户,2007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户,2008年底,全国手机报用户接近5000万户。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09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第3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达1.49亿户。

     新媒体蓝皮书:未来电子产品有望形成以电子纸为依托的产业链关系

     蓝皮书介绍,电子书、电子纸既是当前发展迅猛的新媒体形态,也是具有世界规模经济价值的电子产品。随着电子纸开发和应用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电子纸显示器已由电纸书等个人应用产品逐步扩展到电子广告牌等商业应用产品,并在其他领域也获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应用。

     新媒体蓝皮书:社交网络热带来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蓝皮书认为,社交网络是中国互联网2009年的热点,但是,社交网站也容易引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蓝皮书表示,随着互联网的社交功能日益发展,诸多网络应用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渠道,网络社交用户经过多年积累已成相当规模,这是社交网络热的必然条件。

     ----------------------------------------------------------------

     新媒体是当前和未来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在京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出席并讲话

     2010年7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国内第一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宣部1106小组组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张虎生出席发布会并讲话。李慎明、张虎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邹东涛共同对《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进行揭幕。《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执行主编刘瑞生作主题报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董年初、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上海大学文科发展研究院院长吴信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钟瑛等分别致辞,汉王科技市场总监游文静介绍了汉王电子书的新媒体发展战略。中宣部舆情局、国务院新闻办互联网研究中心、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新媒体事业中心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以及新媒体领域相关专家学者,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新浪网、中国广播网等新媒体代表参加了发布会,并就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新媒体发展之路进行了研讨。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是国内首本关于新媒体发展的年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持编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上海大学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研究基地协编,并由专业的数据公司提供调查支持。该书在当前新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从广阔的网络文化、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的视角纵论新媒体发展态势和社会影响,描述了2009年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社区、博客、社交网站、网络即时通信、新媒体视频、手机报、手机电视、中国IPTV与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电子纸等主要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及网络传播法规的发展状况,并探讨了重大事件的网络媒体新闻传播、3G发展现状与3G网络传播、我国网络意见领袖发展状况与特征、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发展与管理、网络暴力游戏的发展及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中国民族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谷歌事件”等前沿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讲话中指出,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造之一。近年来新媒体不仅极大丰富了传媒形态,改变了传媒格局,还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深刻影响。当前无处不在、“火热”的新媒体已经深深根植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成为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浪潮中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命门”。谁掌握新媒体,谁就将掌控世界,新媒体的发展可谓主宰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在新闻传播领域,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而勃兴的新媒体,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在发展规模、传播功能等方面后来居上,呈现出融合和超越传统媒体之势,并且拓展了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带来了学科建设的重大突破。

     李慎明还指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对于新媒体的未知远大于已知,新媒体的挑战与机遇共存,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也是当前和未来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这也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新媒体的发展,一起探讨研究新媒体的诸多问题,这样,国内第一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的出版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在新媒体研究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起步较早,1999年即成立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2009年更名为网络学研究室。10余年中,新闻所重视新媒体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重大问题研究,完成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科院重大重点课题和相关部门委托交办的任务。每年都有多项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及相关部委的重要批示,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中央和相关部门的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反映了我国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全面发展状况,对诸多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度调研和分析,不仅对新媒体的未来趋势做出预测,还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该书有较强的学术性、前瞻性和现实意义,对于相关部门决策亦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将成为政府、业界、学界和公众了解我国新媒体发展前沿的重要读物。(新闻来源:新华网 记者:王茜、白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