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被撕碎的绸缎堆积在地上有15厘米高,贵比黄金的玻璃器皿被打得粉碎散落一地,棺木被劈断,现场惨不忍睹。”昨日,说起当年契丹王族耶律羽之墓被盗的情景,考古学家盖之庸心痛之情溢于言表。1992年,在该墓被盗一个月后,他曾作为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领队之一,前往该墓进行抢救性挖掘。
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辽代早期墓葬,墓室距离地面10米左右。当盖之庸等考古工作人员拿着手电筒、踏着17米长的斜坡墓道进入时,他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绿莹莹的琉璃世界。“每一块砖都是琉璃做的,整个墓室建造豪华,结构精细考究犹如地下宫殿。”盖之庸说,这在以往发现的众多辽代贵族墓中,甚至皇陵中都未曾见到过。
这位战功卓著的辽代开国功臣,死后和夫人一起平卧在一张琉璃做的棺床之上,却没有逃脱现代盗墓贼贪婪的黑手:在被洗劫后的墓室中,盖之庸和考古队员发现了耶律羽之及其夫人的两个下颏骨,它们狼狈地掉在泥土之中。
正当考古学家为该墓不知所踪的文物感到痛心疾首时,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经过民警们45个昼夜的工作,耶律羽之墓被盗案告破。
被追回的文物让考古学家咋舌。“辽代早期用逝者生前使用过的器物陪葬,这些文物的工艺精湛程度让人惊叹!”
“这个鎏金铜铎是在耶律羽之墓旁边的车马坑里发现的,还有驼车陪葬。我们推测可能是因为耶律羽之死在东丹国国都,属于‘客死他乡’吧,所以用驼车来寓意出行。”盖之庸说,契丹人的家族血统观念很重,同族人在死后要埋在自己的家族墓地中。即使是战死或客死异乡,同伴也要将其尸首或遗物带回,归葬于故乡的墓地。
据悉,在此次《草原牧歌——契丹文物精华展》中,这批失而复得的文物将被放置在省博物馆中,从7月10日起展出,向湖湘人讲述契丹传奇。(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