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迎来首个保护日,同时,武隆投入1000多万搭建的监测系统也正式上岗工作,它将对武隆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实时监控。
3年前,武隆喀斯特申遗成功。今年3月1日,《重庆市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以下简称保护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办法规定,6月27日为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日。昨天,正是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首个保护日。
保护日当天,武隆投入1000多万搭建的监测系统也正式启动运行。记者在监测中心看到,几个大屏幕上,芙蓉洞、天生三桥景区的视频镜头不断切换。各景区内的情况一目了然。武隆县委常委、县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小宁介绍,该监测系统还能及时掌握各个片区的环境质量、污染等动态变化状况,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库。张小宁说,我们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合作,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将及时传给他们,通过网络互动,我们请专家实时为武隆世界自然遗产把脉。
“对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我们一直坚持保护 优先的原则。”张小宁说,近年来,武隆针对喀斯特保护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包括在各个片区设立管理所、环境监测中心,派专人管护;在景区内外大面积植树,提升景区绿化覆盖面积;设立“保护者”;和美国猛犸洞国家公园遗产地缔结姐妹公园,学习借鉴其管理先进经验等。张小宁说,要保护好武隆世界自然遗产更需要游客的参与。他提醒游客,在景区游览时不要乱刻乱画,不要随意撬石、采石,破坏景观。呼吁人人都来做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大使”。(重庆晚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