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对于90后的孩子来说,左大玢是个并不熟悉的名字。她在1983版《西游记》中扮演“观音”一角的经历,90后孩子也大多是从父辈嘴中知道。但在湖南,有一批像左大玢一样的老艺术家,演绎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6月12日,在她居住的华银园小区,幼幼小学校园记者站的40名校园记者,采访了校友、艺术家左大玢,听她讲扮演观音的故事、讲她与毛主席的忘年之交、讲她对于戏剧艺术发展的思考。
与观音结缘
逢庙必进揣摩“观音”形象
校园记者:诠释观音形象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左大玢:观音在中国人的心中地位很崇高,但观音到底是什么样的,最开始接到这个角色时,我一点底都没有。为了将观音演活,我是逢庙必进,观察观音菩萨的神态、手势,反复揣摩,尽量演出一个形态、神态都符合观音的形象。在《西游记》里,观音菩萨经常拇指与中指掐紧,另三指直竖。这个特殊的手势,就是左大玢反复揣摩庙里的观音菩萨学来的。
校园记者:您是湘剧演员,这对您出演电视剧有帮助吗?
左大玢:戏剧表演跟电视表演其实不一样,我们戏剧演员平时出手出脚都难免会有戏剧的“表演”味,但电视剧的要求必须是生活化的,要让人有真实感。为了避免拍戏中的 “表演”痕迹,我下了不少功夫。
但是没有戏剧功底,这个观音的角色也演不好。观音一角要给人仙人的感觉,但她又是庄重、威严的,走路坐姿都必须稳,让人感觉很有分量,如果没有功底的人演,走路会感觉轻飘飘的,少了观音那份神圣庄严的感觉。但是观音也不能太威严,她是非常慈祥的,所以眼神动作必须相当到位,而这些没有戏剧功底是很难做到的。
校园记者:《西游记》播出后,给您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左大玢: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认识我的人多了很多。有时候上街,经常看到有人用敬仰的眼神看我,有的还会跑上前来跟我说:“你是左老师吧?你演的观音演得真好,我觉得你真的就是观音。”从观众的反应中,我觉得我的观音形象还算刻画得成功的。
校园记者:您还记得在幼幼小学度过的小学时光吗?
左大玢:我记得,当时班主任是李颖枬老师,她教我们语文和历史,经常讲一些历史故事,像《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我对于历史的兴趣,就是在那时候培养的,这对于我后来的戏剧表演帮助很大,因为戏剧本身就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东西,需要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解读和理解戏剧作品。
校园记者:能跟我们讲一讲,1956年您前往北京汇报演出的故事吗?
左大玢: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我13岁,那是1956年,田汉带着省湘剧训练班的一群小演员去北京给毛主席作汇报演出,我也在其中。演出那天,我没有表演节目,只是和其他的小朋友躲在帷幕后面,偷偷地看坐在台下看戏的毛主席。3年后,我第二次见到毛主席,在现在的湘江宾馆,主席是湖南人,喜欢看湘剧,我们演的戏,他非常喜欢。演完后,还被拉去跟毛主席一起跳了一支舞,紧张得不得了。以后每次毛主席来湖南,我都会被派过去唱戏、陪他聊天,时间久了,跟毛主席也熟了,就像忘年交的朋友一样。
校园记者:您是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戏剧表演家吗?
左大玢:我小时候的愿望其实是成为一名医生。上学时,恰好有一个小型的训练班,专门培养小戏剧演员,而我们家的条件比较困难,进入剧团就有收入,再加上我本身对戏剧感兴趣,所以走上了表演戏剧的道路。
校园记者:现在的年轻人普遍不了解湘剧,对于这种现象,您怎么看待?
左大玢:不仅仅是湘剧,现在的年轻人对所有的戏剧兴趣都不大。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娱乐比较单一,电视机不多,最好的娱乐就是去戏院里看戏,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可以有多种娱乐方式选择。这对于传统戏剧的冲击相当大,有了电视机、电脑,谁还会到剧院看戏呢?现在全国的戏剧都处于一种危机状态。
我参加过几次关于戏剧发展的会议,会议就是强调要加强现在小孩子的戏剧和习俗教育,而各个地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为的就是让学生学习、了解戏剧,发现新苗子。但现在找一个戏剧接班人,已经越来越困难了。我觉得,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要让你们年轻人多接触戏剧,从小就培养你们的兴趣,才不会让戏剧被埋没。[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报长沙资讯站]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