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包装印刷的色彩复制问题的解决方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25/2010 00:27:00   来源:中国建材采购网

  

  彩盒类包装产品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色彩的还原问题,如中性灰偏色等,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这除了设备本身、生产人员技术水平存在的问题之外,关键一个问题是企业没能进行有效的色彩管理和油墨的合理应用。

  色彩管理的概念及必要性

  色彩管理即管理人们对色彩的感觉,目的是使在整个图像复制的工艺流程中实现不同色之间的转换,以保证图像色彩从输入显示到输出中所表现的外观尽可能匹配,最终达到原稿与复制品的色彩和谐一致。

  图像复制需经历图像的获取、处理加工、分色、印刷等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色彩信息将按照当前所使用设备的呈色原理及色彩描述特性进行表现。不同的扫描与显示设备对同一张原稿会有不同的色彩表现。另外,采用RGB三色呈色的显示屏与四色呈色的印刷油墨之间的色彩表达能力不同,加之不同的应用软件将RGB数据转换成CMYK也缺乏一致性,使用不同的纸张和油墨,得到的印刷品也不一样。因此,必须通过色彩管理技术对生产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介质上的色彩还原加以控制。

  色彩管理的内容

  建立设备的色彩描述文件(Profile)是色彩管理的核心,描述文件中有每个设备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如色度的特性化曲线、输出色色域特性曲线等,色彩管理系统利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特征实现各设备色空间的匹配和转换。

  进行色彩管理,必须遵循一系列规定的操作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色彩管理在原理上分为3个步骤,简称为’3C’,即校准(Calibration)、特性化(Characterization)及转换(Conversion)。

  校准:为了保证色彩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可*性和可持续性,要求对输入、显示、输出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它们处于标准工作状态。输入校正包括扫描仪等的亮度、对比度、黑白场的校正。以保证对于同一份原稿,不论什么时候扫描,都应当能获得相同的图像数据。

  通过对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温以及整个显示系统的Gamma值进行设定,使其准确显示色彩。输出校正包括打印机、照排机、印刷机和打样机的校正,对其特性进行校正后,使该设备能按照出厂时的标准特性输出。

  特性化:将所有设备校正后的特性记录下来,就是特性化的过程。这些特性描述文件是从设备色空间向标准设备无关色空间(PCS)进行转换的桥梁。

  转换:在对系统设备进行校准的基础上,利用设备描述文件,以标准的设备无关色空间为媒介,实现各设备色空间之间的正确转换。由于输出设备的色域要比原稿、扫描仪、显示器的色域窄,因此在色彩转换时需要对色域进行压缩,色域压缩在ICC协议中又有绝对色度法、相对色度法、突出饱和度法和感觉法四种方法。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