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政策法规司、文化产业司承办的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6月23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拉开帷幕。伴随着婉转的豫剧唱腔和感人的故事情节,开幕演出、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创排的革命历史题材豫剧《铡刀下的红梅》以精湛的表演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出席开幕式并观看演出。
此次展演汇集23个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的14台优秀剧目,涵盖戏曲、动漫舞台剧、音乐剧、民乐、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多个艺术门类,将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保利剧院、解放军歌剧院、北展剧场、中国儿童剧场共演出28场。同时,文化部还将组织参演院团深入社区、学校和工地,为居民、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演出。展演活动结束后,文化部还将举行表彰大会,对这些民营艺术院团进行表彰奖励。
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讲述的是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背景下,少年英雄刘胡兰像傲雪的红梅迎风挺立,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彻底摧垮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展示了共产党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壮丽人生。该剧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荣誉,迄今已上演1000多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看完演出,一些河南籍的观众激动地说:“这是真正的乡音,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公务员王先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豫剧,在开演之前还对这一自己未曾闻名的剧团水准表示怀疑。然而演出结束后,他毫不吝啬地竖起大拇指表示:“家喻户晓的刘胡兰的英雄壮举通过他们的创造变成了一出感天动地而又真实可信的豫剧,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和民营院团的实力,都已不是人们头脑中几十年前的印象了,我看到了他们身上巨大的活力和创造力。”
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创办于1993年,现有演职员60余人。建团17年来,长期深入基层,服务农村,演出6000余场,观众达3000万人次,足迹遍及豫、晋、冀、鲁、皖、苏、粤等省的广大农村和工矿,受到中宣部和文化部的表彰,荣获“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特别贡献奖”。
民营艺术院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舞台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民营艺术院团已超过6800家,涵盖戏剧、歌舞、杂技、魔术、马戏、曲艺、木偶、皮影等众多艺术门类,一年演出200万场以上,为活跃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演出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
据悉,展演期间文化部将召开两次专题座谈会——一次是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座谈会,另一次是此次民营艺术院团展演参演剧目艺术评论座谈会,以推广民营艺术院团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民营艺术院团的艺术成就,探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宣传民营艺术院团扎根基层、开拓市场、服务群众的精神,促进民营艺术院团更好的发展。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