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电影院里看一部纪录片,成为六月上海的一道新风景。由上海纪实频道推出的MIDA真实影展组织了44部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准的纪录影片,分别在上海几家影院献映。 6月7日至6月15日,共计1万人买票走进影院欣赏了这些纪录片。无论影响力还是上座率,都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其中多部纪录片更是一票难求。
曲高和寡的“小众”尴尬
对于纪录片导演来说,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片子放映时能多一些观众。然而,中国纪录片导演似乎需要经常面对“曲高和寡”的尴尬:广州纪录片大会上放映的纪录片场次,有时候只有一两个观众;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纪录片交流周也同样遇到观众不足的现象。对此,业内人士归因为 “纪录片长期不重视和外部观众的关系导致的恶果”。
为了争取更多的“外部观众”,纪实频道率先启动纪录片走进影院的 “真实中国·影院计划”。 “影院计划”采用隔周放映、导演到场交流的形式,平均每年做20场、每场在250人的影厅放映。频道副总监干超表示:“我们想作一种尝试,因为之前在中国没有大规模、长时间地在电影院放映纪录片的活动,我们要想办法让纪录片更好地向观众展示它的内涵和文化。 ”
一票难求的“大众”温度
“影院计划”推出已三年,迄今拥有近1500名的注册会员。在形成一批固定的欣赏纪录片电影的群体的同时,离举办的初衷依然有很大的距离:隔周上映的形式和影响力不够,使得“影院计划”越来越像是一个兴趣小组,而且很难盈利。 “很多人还没有发现纪录片的魅力,作为纪录片的生产者和推广者,我们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我们没有把世界上最好的纪录片带给观众。 ”
在这样的前提下,MIDA真实影展在今年正式推出。来自世界各大纪录片节的44部获奖作品作为本届MIDA影展纪录片,让加拿大多伦多纪录片电影节主席ChrisMcDonald赞叹不已:“我也只看过这些优秀纪录片里的三分之一而已。”放映这些纪录片的四家影院均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上海万裕国际影城、UME新天地国际影城、世纪大上海电影院和环艺电影城,票价每场40元。尽管后半程将要面临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世界杯撞车,但正式售票之前的两天预售时间里,就已卖出2000多张电影票。 《横滨玛丽》《外滩》《音乐人生》《进退两难》《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生于妓院》《归途列车》等场次票子早早售罄。大上海电影院负责人表示:“MIDA的票房超过了电影节的热门电影。 ”新天地影城则经常出现满场甚至加座的情况。
打造中国的纪录片院线
MIDA真实影展的这次票房成功,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业内人士认为:“纪录片从来就不缺观众,反而是观众缺少看到优秀纪录片的机会。 ”提早买到票观看了《音乐人生》的观众朱小姐表示:“许多纪录片只闻其名但完全看不到庐山真面目,甚至连无孔不入的盗版都不‘待见’纪录片。如果没有这样的公开放映,普通观众根本就没机会看到。 ”
看到坐得如此满满当当的影院,《音乐人生》的制片方似乎看到了“商机”,不久之后该片将被安排在国内正式上院线放映。而同样的“商机”也让国内纪录片人看到了一线光明:能否打造中国的纪录片院线? “事实上,本届MIDA片单中有一部来自荷兰的纪录片 《永远》临时撤片,原因是此片的中国院线权利由版权人转让给了国内某家发行商。本次真实影展的票房成功也让我们看到:去影院看纪录片可以成为一种全新的大众文化消费行为。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怎样的纪录片更适合在影院里播映。 ”
尽管这是个不错的开始,中国纪录片节培养的观众市场依然无法与国外优秀纪录片节相比,1万张售票在去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的17万张售票面前也还没有底气。 “说到底,如果没有观众的捧场,中国的纪录片永远等不来大众消费的春天。 ”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