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全国民营艺术院团发展,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文化部政策法规司、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承办的“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将于2010年6月23日至7月11日在北京举行。由河南省文化厅选送、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革命故事剧《铡刀下的红梅》入选此次展演,并作为6月23日开幕式首演剧目。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创办于1993年,现有演职员60余人,是全国首家省级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建团17年来,长期深入基层,服务农村,演出6000余场,观众达3000万人次,足迹遍及豫、晋、冀、鲁、皖、苏、粤等省的广大农村和基层工矿,他们还走出国门远赴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演出,受到中宣部和文化部的表彰,荣获了“全国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特别贡献奖”,是河南省民营艺术院团的优秀代表。剧中刘胡兰的扮演者是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团长、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王红丽,她在戏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始终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面向基层、面向市场,把服务群众和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把剧团改革和艺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艺术院团繁荣发展之路。
《铡刀下的红梅》讲述的是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疯狂向我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进行反扑,山西云周西村面临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血腥镇压。阎匪为蛊惑人心,派特派员打着“自白转生”的伪善旗号,一手掂着屠刀,一手捻着佛珠,妄图从云周西村儿童团团长刘胡兰的身上打开缺口,以期赢得民心。但事与愿违,少年英雄刘胡兰像傲雪的红梅迎风挺立,面对敌人的铡刀和引诱不为所惑,更无所惧,她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彻底摧垮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展示了共产党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壮丽人生。
该剧以闪回的艺术手法,大写意的艺术笔触,刻意描述了少年英雄刘胡兰从天真稚爱的小姑娘成长为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的闪光历程。该剧上演以来,深受观众的欢迎,演出了1000多场,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殊荣。
本次展演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艺术品种多样,参演剧目题材广泛。此次展演从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中选拔出13台优秀剧目,涉及多种艺术门类。二是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努力追求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和谐统一。三是以名角创作名剧及以名剧打造名团。四是长期面向基层,服务人民。展演期间,民营艺术院团还将深入社区、工地、学校等基层单位慰问演出。届时,文化部艺术司将召开民营艺术院团发展座谈会和民营艺术院团艺术建设座谈会,以总结民营艺术院团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探讨民营艺术院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宣传民营艺术院团扎根基层、开拓市场服务群众的精神,促进民营艺术院团更好更快地发展。展演活动结束后,文化部还将隆重举行表彰大会,对这些民营艺术院团进行表彰,给予奖励。
民营艺术院团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首届全国民营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是在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背景下举行的,不仅是一次民营艺术院团优秀演出成果的展示,也为民营艺术院团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平台,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必将进一步调动广大民营艺术院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营艺术院团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民营艺术院团取得更大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河南省文化厅把扶持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大扶持。比如奖励优秀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流动舞台车,让优秀民营院团参加“舞台送农民”活动并给予演出补贴,帮助民营院团将舞台艺术精品推向市场,今年还将举办“首届河南省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文艺汇演”,进一步发现和推出我省优秀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提升其创作与演出水平,为进一步扶持民营院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