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珠水和鸣——陈永锵、胡正伟、王涛、叶森槐国画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19日   来源: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报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报珠海版讯 (记者 刁晓平 樊桦)“珠水和鸣——陈永锵 、胡正伟、王涛、叶森槐国画展”于今天下午15:30在古元美术馆三号展厅开幕。该展共展出四位国画名家作品80幅,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全程报道,展至6 月29日。



珠水和鸣画展开幕



古元美术馆馆长包泽伟致词



珠海市文联主席黄河清致词



广州市政协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大师陈永锵致词



各位领导与嘉宾神采飞扬




领导嘉宾剪彩开幕

  一、画展的缘起


  齐白石的花鸟画《他日相呼》,大片芭蕉叶的下方,相对而立的两只小鸡,争食 一条蚯蚓各不相让。小鸡的相持,蚯蚓的扭曲,突山一个“争”字,它们占整个画 面位置不多,但是闪为有动感而引人注目。此画其命题之妙更令人拍案叫绝,画面 表现的实是“今日相争”,而命题“他日相呼”妙在跨越时空。

     这四位相交20多年的友人在看到这幅作品之后,对“相呼”有极为深刻的感悟 ,于是有了“珠水和鸣”的画展诞生。

     当代中国花乌画大家、岭南画坛代表人物——陈永锵,以表现人漠风情而蜚声 中国画坛的胡正伟,以写意人物名享大江南北的王涛,继承新安画派优秀传统而自 成一家的国画名家叶森槐,他们年龄相仿,志趣相投,来自宁夏、安徽和广东三地 ,用同样的媒介——宣纸笔墨,给东莞的书画爱好者展示三地的不同文化。

     二、王涛、叶森槐的古代人物、山水画作品展现徽派文化积淀

     王涛的作品时,用—句话概括:“象外之象。”以世代羊贤豪杰、名人逸士为 题。卧薪尝胆的勾践,放浪不羁的竹林七贤,天资独绝的李白,旷达浩然的苏轼, 哲人庄子都是他笔下所抒写的对象。王涛的古代人物作品中,可以隐隐看到两个文 学家,既有力;东坡大江东去的豪迈气势,又有辛弃疾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看 似画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但是透过笔墨,可以看到作品后面隐藏的某种对社会现 实的思考和忧虑,看到一个画家的责任感。

     叶森槐的山水画作尽显黄山的雄伟、秀逸和潇洒,他的花卉作品则以黄山特有 的杜鹃、野菊、莲荷、山茶等为状物对象。在这些作品卫,他将一种蓬勃的活力利 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蕴藏共间,一反中国传统花鸟画不置背景的画法,把象征中国 传统文化的青花瓷作为衬物点缀,把表现徽文化的窗格等作为花卉的背景,尺幅之 间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和古徽州特色文化的底蕴展现到极致,有着一种古朴、典 雅而又清新自然的美感。



《伴虎图》 王涛



《陈毅词意图》 王涛



《杲杲日出》 叶森槐




《穿出山谷》 叶森槐


  三、 胡正伟的大漠风情作品展现江南水润

     宁夏有贺兰山,在很多画家眼里,贺兰山是男人的山。宁夏也有很多画家,但 很难见到能将宁夏的苍茫利清润并存画得很好的画家。这两种气息、两种意向成功 地统一在胡正伟的画中。他的作品广漠、苍茫、令人回味,他所创作的胡杨骆驼, 笔墨雄浑,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魅力。

     从胡下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特别注意笔墨线条的游走,人物绘画并不以 形似为主,而讲究传神。他笔下的风沙显得浑蒙苍茫而迷漫,充满人心灵的骆驼迎 着—股强劲的“西北风”蹒跚开道前进;驼背上的朔方人氏抬头望着远方,远方的 家就在贺兰山下,大西北的山川风物无不在他的心中了。



《埃及印象》 胡正伟



《春来早》 胡正伟

      四、陈永锵花鸟画彰显生命的张扬

     在四个人的作品中,陈永锵的花鸟画,凸显的是—种南国的花鸟生命的一种张 扬,它们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一种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陈永锵不喜欢画一枝独秀,枝头小鸟,他喜欢表达成群结对的事物。他的白花 画谱里,既有我们熟悉的名花,如红棉、玫瑰、山茶、梅花、牡丹、桃花等,还有 那些平时被我们忽略的花卉,如水葫芦、红掌、刺桐等,在陈永锵笔下这些花竟有 了别样的风采,所配的诗作也不仅是抒情咏志,还有针砭时弊的,如《美人蕉》: 商都崛起四时新,夹道临风多美人。日夕如潮南北客,几曾还惜女儿身。

     画中的色彩用得极其饱满奔放,红得像燃烧的火焰、黄得似熔金的夕阳、紫得 像流动的彩霞、绿得如含烟的山黛。



《虞美人》 陈永镪 



《杜鹃》 陈永镪 

     四、一种文化比较

     ——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评四位画家联展

     美术馆其实不仅仅是—个展示机构,也应该做学术研究,像莞城美术馆做的“ 珠水和鸣——陈永锵、胡正伟、王涛、叶森槐国画展”,恰恰显示了莞城美术馆的 学术视野。把他们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四个艺术家的作品放在—起,这本身就有一 种文化比较,一种语言比较。

     这个展览看起来好像是偶然的,四个童年的朋友,经常走在一起,到了这个时 期希望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展览。但是在这个偶然中间含有一个必然,参加展览的画 家来自中国的南方、北方、中部,都是同样的年龄,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语境者。所 以四个人的作品有共同的特点,不管是陈水锵的岭南花气、王涛的古代人物、叶森 槐的抒情山水,还是胡正伟的大漠风情,都有“大江东去”的气势,这是共同点。

     在不同的文化区域中成长,他们观看世界、表述世界的方式不一样。所以他们 的作品代表不同的文化,胡正伟代表北方文化,叶森槐、王涛代表安徽文化,陈永 锵代表岭南文化。他们用同样的媒介:宣纸笔墨,表述他们对他们生活的这儿十年 ,对社会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