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 记者走访梧州市区时惊喜地发现,街头、部分小区、公园修建单杠、双杠、仰卧起坐台、蹬力器、太空漫步机等健身器材,这些统称为健身路径。健身路径刚建好,立即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锻炼,有骑着伸腰的,有站着扭腰的,有走踏桩的。乒乓球台边,有父子对战,有夫妻挥拍,个个面带微笑,悠闲快乐。
210万投入建设体育设施
健身路径占地不多、简单易建、投资不大、美观实用、方便群众锻炼,具有科学性、健身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因此一出现就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受到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众极大喜爱。在体育部门的努力下,健身路径“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少市民充分利用健身路径强身健体,自得其乐。
记者从梧州市体育局了解到,去年11月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提倡全民健身。2010年市体育局投入210万元给三县一市三城区购买健身器材,每个城区各14套,每一套包括转腰地盘、太空漫步机等13件。这些健身器材将分布在社区、公园、福利院、街头等公共场所,方便市民使用。
市体育局副局长尹中顺介绍,建设健身路径的目的是为老百姓锻炼身体提供便利、创造条件,让老百姓都真正“动”起来。事实证明健身路径已成为健身族的“根据地”。有的健身路径建设点本来就是老百姓清晨和傍晚聚集在一起的场所,安装上健身器材后,给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聚集的群众越来越多,规模不断壮大。有的健身路径点原来没有人在那里锻炼身体,安装健身器材之后,吸引周围的居民前来健身,很快就发展成为健身、娱乐和交友的健身站。
家门口健身
曾几何时,锻炼的人们苦于没有健身设施,或跑步、打拳、跳舞,或“就地取材”,将树枝、树干当作健身器械。如今,直接建在身边的健身路径,不仅方便了群众健身,也为丰富城市功能、美化市容市貌增添了亮丽一笔。
在京梧社区,每天清晨,逛完早市的老人们把菜篮子一撂,就到健身路径上练上一把。每天都要进行一个多小时锻炼的刘大妈,练起来一点儿也不马虎,十几种器械的使用已是游刃有余,还能对初来者指导几招。“要说锻炼,我是从这儿装上了健身器材才开始的。一下楼就到了,活动活动筋骨,出身汗,一天都舒服。”
健身路径刚建好,就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每天早上7时许,退休工人高勇军都离开家来到盛业大厦旁的健身路径锻炼身体。如果去晚了,他很可能排在别人的后头,因为拉力器、转腰地盘、太空漫步机等健身器械很抢手。他年轻时就比较喜欢做运动,退休后,激烈的活动不能做了,街头新建的健身路径很合适自己。他喜欢这些健身器亮丽的颜色。“在这里练一练一天心情都愉快。”
因为健身路径为老百姓锻炼身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身边的体育设施”。市民李先生兴奋地说:“上健身房要按小时交费,每小时十多元钱。可如今我们不用花钱,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玩了,真爽!”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