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民族声乐方向跑偏男声越来越少女生越来越像(图)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16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青歌赛民族唱法选手阴盛阳衰、个性难寻———

     本报讯 因诞生了彭丽媛、万山红、阎维文等一连串明星歌手,青歌赛民族唱法比赛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格外醒目:进入本届大赛民族唱法个人单项决赛的30名选手中,只有6名男选手,6月15日进入20强后,排名前十有希望拿奖的男选手也只有泽旺多吉一人。相比之下,女选手虽然“阵容”强大,但风格的同质化却十分严重。

     ■学民族唱法的男生越来越少

     作为中国独有的唱歌方法,民族唱法以其浓郁的地方音调、独特的韵味,颇受国人欢迎。郭兰英、王昆、李谷一、李双江、彭丽媛等著名歌手唱过的众多知名民歌,至今仍在流传,蒋大为那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音符。

     进入21世纪,民歌领域突然开始“阴盛阳衰”,人们能叫得出名字的男歌手少之又少。男女比例失衡的局面其实在第九届大赛中就已经出现了,第九届央视青歌赛,拿到民族唱法金奖的王宏伟,是前六位歌手中唯一一名男歌手。随后连续两届获得第二名的刘和刚,也是这两届选手中唯一进入前6名的男歌手。

     为什么民族唱法的男歌手如此稀少?本届青歌赛江苏赛区评委夏冰认为,这和整个声乐教育体系的培养有直接关系。“我们一些艺术院校的声乐教育主要侧重于美声训练,因为学美声可以到世界上比赛;而社会上的声乐教育主要偏向通俗流行唱法,因为社会接受度高,够实惠。”他分析说,“民族唱法的女歌手起码还是众多晚会的常客,但男歌手却难有亮相机会,久而久之,学民族唱法的男学生自然越来越少。”

     声乐教授顾雪珍则认为,男歌手稀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歌坛导向出现了问题。“目前歌坛上流行的男歌手民族唱法,往往都是飙高音,以唱西部高腔为主。其实,一开始民族唱法的男声也讲究婉转优美,像蒋大为、李双江的唱腔不是以高见长,但照样受欢迎。可如今王宏伟、刘和刚等人的音太高了,一般人唱不上去,学生们自然不愿意冒险去学。”

     ■教育单一、模仿过多

     导致女选手没个性

     相比之下,女选手们虽然撑起了青歌赛“多半边天”,却也遭遇了风格相似的尴尬。多场比赛下来,有评委毫不讳言自己对女选手们的失望。“技巧、情感、风格是艺术家成功的秘诀。这其中,又以情感和风格最重。比如通俗歌曲演唱,有些歌手的技巧并不高,但拥有众多的歌迷,就是以个性打动人心。但民族歌手好像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多选手并不认为确立个人的风格非常重要,不少人以能够模仿某些人的演唱为荣。”

     “现在的民族唱法比赛其实是学院派民族唱法的比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我们是没有民歌教育的,反而那时民歌的风格、流派很多。”多次担任青歌赛评委的词曲作家徐沛东感慨,“老师也不希望学生们都一个样,但教的却是一样的。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不自觉地就把这些技能量化了、归堆儿了。”

     “语言决定了风格和情感。也可以说唱歌的基本功是说话。”蒋大为说,“很多孩子平时说话时字正腔圆,但是一唱歌就不是这样了。唱歌和语言是脱节的。”他认为,科学的发声方法必须和本民族的语言结合起来,才能唱出有民族特色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