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航展之势 开辟珠海航空产业新天地
本报讯 “珠海具有发展航空产业的独特优势,而且发展通用航空的目标明确,珠海航空产业园只要抢抓机遇、突破重点、创新体制、形成特色,必将成为中国航空业布局中的重要一极”。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湘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干部培训班上这样说。
以通飞为龙头加大招商力度王湘穗说,珠海曾经与空客A320项目擦肩而过,有点遗憾,但可喜的是近年来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珠海航空产业正大步向前发展:中航通用航空总部落户珠海,珠海航空产业园晋升为国家级产业园区,今年航展第一架水陆两用飞机“海鸥300”即将下线,未来几年内,世界规模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 “蛟龙600”也将从珠海航空产业园诞生,这些都将为珠海航空产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王湘穗认为,中航通用航空的“一总部、二中心、三基地”落户珠海,将为珠海航空产业未来的发展保留一个很好的“爆发点”。目前,全世界共拥有飞机约30万架,其中商业飞机仅有2万多架,其余28万架均为通用飞机。然而,在国内,通用飞机的数量目前仅有800多架,通用航空市场依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一旦中国低空空域开放,通用航空市场的潜力得以发挥,珠海作为通用飞机发展的总部,必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珠海是广东省唯一纳入国家航空工业战略部署的城市,王湘穗建议,广东要以珠海为依托发展航空产业,充分利用珠海航展的平台和中航通飞基地龙头带动作用,逐渐形成航空产业集群。此外,地处粤港澳合作圈的珠海要进一步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借助港珠澳大桥等基础设施对产业经济的带动,从港澳引进人文资源、科技资源和更多的发展资金,服务珠海航空产业的发展。
更加深入地展开国际战略合作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王湘穗说,目前中国共有西安阎良、天津滨海新区等20多个航空产业园区,其中一些城市的临空经济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珠海航空产业园起步相对较晚,相比之下实力尚且薄弱,因此更要充分发挥珠海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创新体制、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形成珠海航空产业的特色。
王湘穗说,在通用飞机发展的初级阶段,尽管国内拥有巨大的通用航空市场发展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国产通用飞机很快就能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在初期阶段,有实力购买通用飞机的消费者或许会出于安全等角度考虑,选择购买国外制造的通用飞机。因此,王湘穗建议,国内的通用飞机制造商要和国外成熟的通用飞机制造商充分合资、合作,在我国低空空域开放之时,快速占领国内通用航空的一席之地。
全球经济危机迫使国外航空企业开始战略转移,将为国内航空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王湘穗说,2006年中国航空企业和波音洽谈战略转移时情景并不被看好,但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波音公司表示愿意将一部分技术进行转移,这对国内航空制造业企业来说是良好的机遇。相比国内其他成熟的航空产业园来说,珠海航空产业园没有军工背景,更利于展开国际合作。
第八届航展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幕。王湘穗认为,每两年一届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不仅是珠海发展航空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珠海航空界接洽国际航空企业、寻找合作机遇的良好平台,珠海要抓住航展机遇开辟更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