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富士康再传加薪,新入职的生产线员工,若通过三个月试用期,月薪将由一千二百元调高至二千元。如此一再上调工资,担心上调工资的骨牌效应。在内地设厂的尼高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皆妍表示,即使没有发生富士康事件,在珠三角如不加工资,根本找不到人手。以其公司为例,今年先后加两次工资,更要把部分货品生产外判到江西省,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她认为,珠三角发展制造业日渐困难,迟早要将生产线进一步内移。
技术工种无人应征
富士康上调工资以平息员工堕楼事件以来,焦点随即落在工人薪酬待遇,包括内地各省市上调最低工资的幅度。几年前已由澳门到内地发展的吴皆妍表示,富士康事件发生以前,该公司今年已加了两次工资,因请人实在太困难,特别是技术工种,根本没有人应征。若以最低工资请人,更请不到人。
吴皆妍形容,今年是进入内地七年来最困难的一年。爆发金融海啸时,制造业反而更易做。当时经济差,原材料供应商一改狮子开大口的要求,不再计较货量多少也会供应。现在则不同了。要买原材料,经常货期不准,且今年原材料成本上涨达两成。
由于珠三角招工问题难以解除,现在已将部分货品外判到较远的江西省生产。她说,不把货品外判在广东生产,主要考虑到交货期准问题,因广东也面对工人不足,交货难有保证。不过,发单到外省,也要外判商为自己所相熟,不然,不会贸然外判到偏远地方。
她认为,珠三角发展至今,做制造业日渐困难,情况就如当年从澳门北上内地发展。现在的珠三角,他日可能会像澳门般难以发展制造业,故早晚也要逐渐把生产内移。这也没有办法。
善用销售渠道宣传
吴皆妍表示,从出口转型到内销,虽然内地市场竞争大,但暂时无意再做出口生意,尤其外围经济不太好,生意一样难做。加上面对原料供应不准时,做出口更困难。她指出,内地经常有新品牌推出,但无法与国际知名品牌、内地品牌竞争。最明显的例子,是进入一些新商场开铺,当商场人流畅旺后,很多大品牌要加入,便会迫使其他品牌腾出店铺。十三亿人口市场广阔,竞争也远超想象。
现在为拓展市场,几乎任何销售渠道也会拓展,除传统的加盟店铺,亦已在网上销售,开展电视购物渠道,甚至赞助一些大型赛事等,尽量做宣传推广,让更多人认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