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126亿资金下乡重庆两翼山货卖向全国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7日   来源: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本报讯  我市启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带来了巨大商机,已吸引上百家企业下乡淘金。昨日,市农委、市商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林业局、市供销总社、市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就增收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今年2月,“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全面启动。截至目前,“两翼”地区已签约涉农招商引资项目250个,涉及总投资为126亿元,到位资金15亿元;签订农产品订单和基地建设协议60多亿元;17个区县发展县级以上龙头企业503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1家,带动142万户农户增收。

  市农委 城市资本下乡到了最佳时机

  “300万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将带来1000亿元的产出。”市农委副主任、“两翼”增收办主任龚天荣称,我市重点支持的林禽养殖、林下养畜、林地种植、林业产业、林果产业、森林旅游六大产业凸显巨大商机。目前,资源配置正向“两翼”集聚,现在城市资本下乡到了最佳时机。

  培育主导产业给予补助

  龚天荣透露,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建设中,各区县以户为基础,因地制宜培育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如丰都县着重发展林业、肉牛、紫苏三大产业,秀山县则依靠金银花、土鸡、林业,使农户增收。

  为招揽龙头企业,“两翼”各区县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云阳对带动100户以上、通过加工环节实现增收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按新增销售收入的1%给予补助。武隆则对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用于加工、销售的贷款,按不低于贷款利息的50%予以贴息。在万州,只要养殖企业新租用林地500亩以上,年出栏家禽5000只以上的,圈棚每平方米奖励15元。

  养六种禽畜政府买保险

  除了攫取农用土地资源价值,发展壮大养殖业也成为“两翼”农户增收的重点之一。

  龚天荣透露,为确保投入必增量产出,在继续抓好生猪、奶牛、柑橘保险试点和能繁母猪保险的基础上,我市还制定了对草食牲畜和家禽的保险办法。 

  从7月1日起,凡“两翼”农户养殖鸡、鸭、鹅、牛、羊、兔六种家禽、家畜的,政府将补助70%的保险资金,农民只需承担30%,预计保费支出1.3亿元,保费金额预计将达30亿元。

  派科技特派员培训技术

  由于“两翼”山区农户大多以世代耕作为生,无发展农业经济经验。龚天荣说,为切实增强农户的技术水平,还特意组建了由28位首席专家领衔的108名高级专家团队,并派遣科技特派员727名,编写完成100余个种养品种实用技术手册。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已培训干部和农民148万人次。

  要种出好的农产品,有了好技术,优质种源也很重要。龚天荣称,为给农户提供更为优良的种子,市财政补助758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2.5亿元,启动了两批共84个市级良种场建设,保障农户生产发展的种源需要。

  市商委 邀50家超市下乡直购农产品

  “两翼”农户增收,除了增产、增效外,还要取决于农户的产品能否卖个好价钱。

  昨日,市商委流通处处长彭和良通报称,今年开始,市商委将组织重百、新世纪、沃尔玛等50家以上超市,与“两翼”地区500个以上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通过加工配送、贴牌生产,使农产品直接从田间进入市场。

  超市直销生鲜蔬菜水果

  彭和良称,目前,市商委整合市级财政1000万元商贸专项投入资金,已启动了农商对接、农产品市场建设、基地建设、展会推介、农村商务网络促销等五大商贸行动,这些行动正在改变传统的采购和销售模式。

  其中,“50家超市+500个专业合作社”的农商对接模式,减少中间商的环节,超市直接到农民手中买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将使主城生鲜蔬菜、水果价格下降一成左右。到2012年,三成左右的农产品将进入超市直销。

  “除了直采,企业还可下乡种地,超市需要什么,农产品基地就生产什么。”彭和良称,商委已率先在忠县启动了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餐饮、食品加工企业,到“两翼”地区建原辅材料生产、加工基地,连锁超市企业建蔬菜、水果、畜禽等种基地。到2012年,将组织100家以上大中型商贸服务企业,建规模化种养殖业基地100个,建生产采购基地100万亩,吸纳10万农民就业。

  山货网上行销卖向全国

  “引进来,还得走出去!”彭和良称,以传统农业产业为主要支柱,农产品要销往各地、要出口,都面临一个“季节性强”的难题。

  目前,市商委正策划组织两翼农特产品主城直销,目前正在落实场地,届时,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定期分区县组织农特产品到主城赶场,现场向市民直销。

  “光是本地自买自卖还不够。”彭和良说,目前市商委正在进行技术研究,把重庆“全球制造网”、奇异网、市农委农产品交易网与商务部“新农村商网”进行有效对接。今后,只要登陆专用网站,“两翼”地区1500户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在线展示、洽谈、交易,可实现线上销售5亿元以上,带动线下交易50亿元。

  市财政局 截留挪用专项资金要受处罚

  “两翼”要发展,配套资金很关键。市财政局农业处副处长张明称,为确保增收工程的顺利推进,市财政筹集的第一批6.5亿专项资金,已经下拨到区县。其中,今年3月调度3亿元,5月份下拨了3.5亿元。

  各级财政今年将筹集不低于20亿元的资金,用于增收工程。其中,市级财政筹集14亿,加上“两翼”区县整合资金6亿元。

  市财政局透露,这些钱将用于部分项目的资金直贴、引进种植新品种、发展规模化种植等。其中,参与“两翼”万元增收工程建设的龙头企业,也将从中获得一揽子政策扶持。

  张明表示,为了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市财政正在配合各部门进行调研,制定增收资金绩效考评办法,对于违反规定截留、滞留、挪用专项资金的单位或个人,将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市国土房管局 主城用地农村造  城市资金农村用  

  “两翼”不缺农业产业的生产资源,但要想大幅度实现农户增收,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式显然行不通。  

  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周时洪表示,经过调研,引导和鼓励“两翼”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建设用地复垦,推进地票交易,是解决增收的良方。目前,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通过流转,类似地票交易方式实现复垦,是主要采取的方式之一。

  周时洪透露,我市按照“主城用地农村造,城市资金农村用”的思路,由市级在“两翼”统筹收购储备新增耕地和用地指标,通过农村土地交易所进入市场。2002年以来,已收购17个区县新增耕地指标1.37万公顷,市级直接划转资金19.26亿元,用于 “两翼”地区城镇建设、文化教育。

  “复垦的土地按照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式运作,真正实现流转价值。”周时洪举例称,江津区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将贫瘠、破碎的石谷子地变成了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格田化的优质耕地,农民不仅增加耕地1470亩,而且人年均实现增收近300元。

  市林业局 发展林下经济可无抵押贷款

  渝东北、渝东南有天然林木资源,林下养鸡、林下养羊养牛、林下种植、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成为万元增收的主战场。 

  市林业局对外合作与产业处处长钟德全透露,为方便城市资本下乡,发展林下经济,今年,我市将在“两翼”建立林业交易中心,并组建林业担保公司,政府贴息,树子可拿来抵押贷款。

  “两翼”地区约有林地4700万亩,其中1000万亩可用来发展林下经济。今年,市里的目标是新(改建)发展林下经济200万亩,帮助20万户林农增收过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新(改建)发展林下经济113万亩。

  “林地流转,把分户、分散经营的林地引导向大户、业主集中,提高林地经营水平。”钟德全称,目前,市林业局正在“两翼”地区选定2个区县,建设片区林业交易中心,其余15个区县建林业交易所,形成市级、片区、区县三级林业交易网络,为城市资本下乡提供快捷信息平台。

  钟德全称,目前,专门针对林业贷款的担保公司正在组建中。按照计划,今后发展林下经济企业和农户的生产建设资金,有望从“林业抵押贷”获得的资金中提取,由政府出面贴息,这样企业、农户不用担任何风险,轻松实现无抵押贷款。

  市扶贫办 投资中药材产业享3%贷款贴息

  我市山区农村特别是“两翼”地区,有种植和加工中药材的传统习惯,种植黄连、党参药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医药企业投资中药材产业,可享3%贷款贴息支持。”市扶贫办综合处处长张正刚表示,今年,我市财政扶贫资金重心将向中药材产业倾斜,重点用于支持“两翼”贫困地区,力争通过3年重点扶持,打造5个以上在全国影响显著的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

  张正刚透露,国务院扶贫办对我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和整村脱贫两项工程十分肯定,认为重庆在探索扶贫机制上有许多创新之举。今年对重庆的扶贫支持力度,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0%。

  目前,第一批用于支持我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和整村脱贫的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已全部下达到区县,资金总量达到3.4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8015万元,不仅增幅为历年最大,也是我市第一笔到位的中央财政资金。 

  为了吸引中药材企业到“两翼”地区投资,市扶贫办将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免费为贫困户进行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培训。“两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劳动力入股中药扶贫企业或专业合作社,也可享受扶贫资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