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棵枇杷树能有多大价值?如果单从收获的果实来看,不过能卖三四百元。而在一种新的理念推动下,南岸数千亩枇杷园火了起来,还逐步延伸出新的产业链条。
这个新理念就是把乡村旅游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集聚、融合城乡资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枇杷园“转身”景区
自5月21日第四届江南枇杷节开幕以来,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吸引了主城区、乃至远郊区县和市外的30多万游客前往摘枇杷、尝枇杷。
南岸的数千亩枇杷园,“转身”为城里人休闲、体验农村生活的大景区。枇杷,在延伸的产业链条下,也成为一种旅游商品。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里,仅有30余枚枇杷,卖价为150元。作为旅游商品,游客并不嫌贵,抢着购买。
回龙村是枇杷园的核心区,在枇杷树林里,延伸出与枇杷树配套的另一产业———农村休闲度假业。8座农家庄园,在枇杷节期间,每天都爆满。
今年,南岸广阳、迎龙两个镇的枇杷园总产量达270万公斤,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卖出均价24元/公斤,每亩枇杷收入超万元。
“从枇杷园延伸出来的价值,让农民的收入也随之成倍增长。”南岸区迎龙镇党委书记舒朝斌说。
延伸乡村休闲旅游业
枇杷园红火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以枇杷园为平台,延伸乡村休闲旅游业。“南岸区负责人认为,乡村旅游业,将成为集聚城乡资源的激发点。这个激发点,开始把城市的需求和资源集聚到农村。
从枇杷园延伸出来的农庄,不仅吸引城里人来休闲度假;在农庄周边,还将建立体验农业。城里人在来农庄度假休闲的同时,也可租上一小块地,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城里人的消费、资金、思想观念等,都集聚到农村来了。
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南岸区的设想是:以建工业园区的方式,把这几十平方公里内的传统农业,改造成景区式的现代都市农业。以景区式的现代都市农业,延伸出乡村旅游产业。在这个“转身”过程中,农村的生态、农业、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都被激活,转变为经济优势。
这位负责人称,这条都市圈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使城乡需求实现了对接,城乡资源实现了效益最大化。(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罗成友)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