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珠海平沙游艇产业成功转业升级 腾飞神州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4日   来源:珠海特区报
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密集度最高和档次最高的游艇制造基地在哪里?答曰: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平沙镇。

  2003年,当太阳鸟游艇(珠海)有限公司在平沙落户的时候,这里的游艇产业才刚刚起步。经过近8年的发展,珠海平沙游艇产业已经从最开始只有5家游艇加工贸易企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拥有较高的专业园区知名度,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配套不断完善。

引进国内外企业 实现产业集聚

  水系发达,江海相连,拥有6000平方公里的海域和146座岛屿,拥有这些得天独厚自然地理条件的珠海,是中国发展游艇产业的首选地之一。

  2003年,随着太阳鸟等第一批5家游艇企业的进驻,平沙镇完成游艇工业区可行性研究报告,自发形成了游艇加工贸易区,生产的游艇绝大部分销往国外。

  当时的平沙游艇工业区可以用“一穷二白”形容,没有配套企业,没有产业集群。但是,不久,平沙就迎来了源源不断的政策支持:2004年,市政府确定游艇产业为珠海市特色产业,将平沙游艇制造基地设立为珠海市游艇工业区;2005年,市政府开始对珠海市游艇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全市各职能部门对游艇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下,平沙游艇产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2006年,平沙先后引进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游艇制造企业,产业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初步实现了产业集聚。

  此时,游艇产业也开始走上转型升级的道路,游艇制造企业逐渐从只承接国外加工贸易设计订单,到成立自己的设计室,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重视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逐步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营销权。2007年,太阳鸟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 “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游艇、高级商务船和公务船远销海内外。2008年,广东省科技厅正式批复平沙为“广东省(游艇)技术创新专业镇”,成为中国第一个游艇专业镇。

  2008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将游艇产业列为珠海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明确提出“抢占先机,乘势而上,打造国内游艇产业中心”,以平沙镇作为产业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游艇制造业,同时围绕游艇产业研发制造、展示交易、专业培训、游艇旅游等环节,延伸游艇产业链,打造集研发制造、生态休闲、旅游会展及文化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特色园区,并给予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贸易、会展、物流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平沙游艇业走向了崛起之路。

抢占发展制高点 完善产业链条

  在机遇面前,平沙游艇业同样面临着挑战。不少企业纷纷反映,零配件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重要瓶颈之一,游艇企业所需70%甚至更多的配件都依赖进口。

  为此,2009年开始,平沙引进了一批配套企业,还建成了全国首个游艇设备专业市场——广东南国游艇与零配件交易中心,吸引20多家各类企业入驻。

  “我们的目标是将广东南国游艇与零配件交易中心建成中国最大的游艇原材料和零配件专业交易市场,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零配件问题”,平沙游艇与休闲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招商服务局负责人表示,平沙将继续大力引进国内外游艇制造企业落户,着力引进船艇设备、原材料和零配件配套企业落户,支持建设游艇研发、设计中心,逐步完善游艇产业链。

  平沙游艇产业发展的同时,国内游艇消费市场也得到了培育,太阳鸟副总经理李白银表示:“未来十年是中国游艇业的黄金十年,十年后的中国游艇业就是现在的中国汽车业。”
  据统计,平沙镇游艇产业区已经聚集了游艇制造企业18家,配套制造企业6家,商贸配套企业30多家,总投资3亿多美元,成为目前国内设立最早、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档次最高的游艇制造基地,工业产值快速递增,2009年,实现产值10亿多元,到2015年,产值将达45亿元,产品将覆盖17-300英尺的各类游艇、帆船。

  “我们不仅要做产业的领跑者,还要发挥龙头作用,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壮大发展的同时,包括太阳鸟在内的多家游艇企业与平沙镇、珠海市标准委员会、珠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华南理工大学最近成立游艇相关技术标准化联盟,首先在游艇舱室环境标准进行合作,共同推进游艇标准化建设,推动产业向更高的标准发展。

  如今,“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正在积极酝酿中,平沙镇的游艇产业链正在高速延伸,游艇产业发展前景无比广阔。
政策链接

注重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同类企业的聚集可以促进企业间的信息、技术的交流与传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强化企业在产业分工中的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使企业获得规模效益。

  目前我市已形成高栏港区、高新区、航空产业园、富山工业园区“四大园区”,南屏、三灶、新青、平沙“四个特色园区”,珠海保税区 (跨境工业区)“一个特殊功能区”的“4 4 1”的园区发展格局。针对不同的园区特色,我市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围绕园区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充分利用现有产业集群的优势资源,做强企业,壮大产业。此外,我市还重视对未来产业的培育及本土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鼓励有潜力的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聚集,努力培育形成新兴产业集群。

  同时,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我市将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仓储物流等非制造环节发展水平,带动市场咨询、商务服务、品牌策划等生产型服务业实现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