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所工程为500年历史古物“绕行”
本报讯 “向左挖30厘米,绕过中间这条道,下面埋有古石条。”近日,渤海镇渤海所村干部任秀山蹲守在村内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地,在督察工程质量的同时,更多的是看守该村3000多块有500年历史的古街免遭破坏。
渤海所村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曾建立“拱护陵京”千户所,并设120万平方米的城池,统管居庸关以东、慕田峪以西的长城关口。时光荏苒,如今,渤海所村曾经辉煌的文化古迹已大部分遗失或损坏,当年高大壮观的古老城墙现今只剩下了两三块基石,城池边上的67棵古槐树早已没了“踪迹”,村民居住的古三合院也仅剩4、5家。
留住渤海所500年的记忆,让后代子孙了解更多的历史吧!近年来,渤海所村为保护村内的仅存部分古代文物,专门抽调一名村委干部负责文物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将当年古城衙门口的两尊石狮子请到了村委会院内,一些古石碑、古城砖也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尤其是眼下村内的污水、自来水管道施工中,为使埋在村内街道里的3000块古城街石不受伤害,该村从工程建设的图纸设计到具体施工,都由专人负责蹲守工地守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