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研究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动
本报讯 市委常委会昨天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编制《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2011年-2020年)》有关情况和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和推进工作情况的汇报。市委书记刘淇主持会议。
根据2011年-2020年规划,北京轨道交通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以地铁轻轨系统、市郊轨道系统、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为主体构建规划线网。到2020年北京市地铁轻轨线路达30条,总长约1050公里,车站近450个,形成“中心城棋盘式 新城放射式”的线网格局。线网建成后,轨道交通将实现对中心城全面覆盖及中心城与新城的贯通联接。四环路内站点覆盖率达95%,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4公里,实现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到达一个地铁车站的目标。
会议对本次规划“加密中心城、联接新城、贯通功能区、提高服务水平”的指导思想给予肯定。会议指出,轨道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要本着既科学慎重又坚定不移的原则,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奠定基础。规划的制定要把缓解城区交通拥堵作为第一位任务,把加密中心城地铁线网作为重点,通过新建地铁线路引导更多的人流使用轨道交通;统筹研究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关系,以轨道交通发展引导城市发展;尽快在解决自驾车与轨道交通的换乘方面有所突破,鼓励市民在中心城区乘坐公共交通;统筹考虑轨道交通的技术线路选择问题,为轨道交通相关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009年,北京市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5万件,专利授权量首次超过2万件,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会议对此予以肯定。会议指出,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首先必须具有创造活力,要深入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工作的宣传力度,为推进世界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使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管理投入相协调,以知识产权资金投入来巩固和维护研发资金投入形成的成果,增强首都智慧经济增长的新实力。要大力培育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引进高级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以政府部门推动和社会组织参与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推动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