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工人安全帽PK领导安全帽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黄色的工人安全帽被红色的“领导安全帽”一撞就碎。这种对比,让安全帽不安全的现状引发各界关注。国家应急管理部官微也对此发声:如果连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么能够实现生产安全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决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对于那种劣质黄色安全帽的来源,视频中做碰撞试验的工人起初说是工地发的,后又改口称是自己买的。有网友怀疑,这位暴露问题的工人是不是受了胁迫,才不得不改口。不过相比来源,更重要的应是劣质安全帽现象,在全国各地是不是普遍存在。
这一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很多建筑业内人士发言印证,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事实上,在工人群体之间,安全帽的质量也有极大差距。一般来说,央企国企这些大企业为工人采购的,大多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而大量包工队里的底层工人,要么是包工头随便采购,要么是工人自行购买。这些劣质安全帽满足了省钱和形式上符合规定的要求,也就大量走向工地。
客观而言,领导安全帽比工人安全帽结实,并不是故意的制度设计,而是安全监管留于表面、失之粗放的结果。大企业的违规成本高,所以在安全帽这种并不算高的投入上,就不太可能去钻空子省钱。而小包工队因为流动性高,再加上包工头安全意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就更可能采购劣质安全帽以作应付。对工地的安全监管,如果只看戴没戴帽子的表象,而不去核查安全帽的质量,那这种安全隐患就会泛滥。
要解决这类问题,有两大路径。其一是把好源头关。国家对于安全帽的生产有很严格的标准,市面上大量存在的这些劣质安全帽,是否涉嫌违规生产、销售,应该有所调查。当然,如果企业生产的这些安全帽本来就不是用于建筑工地,而是可以有别的用途,只是被滥用到建筑工地,那也不该一刀切予以禁止。
监管的重点还是在第二个路径,即终端把关。无论安全帽是企业发的,还是工人买的,只要戴上工地,就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从很多业内人士的反映来看,当下工地的安全监管很多流于形式,只要工人戴了安全帽,至于质量如何根本没人管。如果总是靠事故悲剧来推动安全监管,那无疑也是严重的失责。
对于这轮工人安全帽风波,正确的态度不是解决暴露问题的人,而是尽快从制度和行动上加以改变,明确对工地安全帽负有抽查责任的部门和领导。虽然劣质安全帽盛行的背后有多重原因,甚至不乏一些工人自身缺乏安全意识,但通过监管倒逼安全意识和保障力度的提升,应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