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下发的处罚函显示,某大型险企93名销售人员疑在入职时提供虚假学历,经抽查,证实毛某、汪某某入职材料中的学历为假。
实际上,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超过10位保险营销员由于学历造假、销售误导被罚,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处罚逐渐下沉到基层营销员。除上述案例之外,今年2月份,湖北银保监局连发12张罚单,处罚对象均是保险营销员,被罚原因则多为销售误导。
一位险企个险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营销员学历造假,与一些保险公司在增员时并不十分看重学历,而看重增员数量等因素有关,而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目前各公司的保险营销体制所致。
保险从业人员
屡现学历造假
近日,银保监会苏州分局下发的处罚函显示,某寿险公司存在两项违法行为:一是93名销售人员疑在入职时提供虚假学历,经抽查,证实毛某、汪某某入职材料中的学历为假。二是该公司记账凭证的领用明细显示,有520人签收,但截至报销之日,仅有74人实际签收,其余446人签名为他人代签,且未收到实物。苏州分局决定责令当事人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一万元的罚款。
而在去年8月份,浙江银保监局下发的处罚函也显示,2017年11月份,2名个人代理人在办理入司手续时,向某大型寿险公司浙江分公司提供了伪造的高中学历证书。该公司城北营销服务部未严格审核学历证书,即与两人建立保险代理关系。该公司浙江分公司将上述两人以高中学历录入公司系统并留存了伪造的高中学历证书,导致未准确登记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基本资料。至检查日,两人共销售保险7单,保费合计44318.55元。
此外,去年4月24日,浙江保监局公布的对某合资险企长兴支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也显示,2016年9月份至2017年10月份,该公司在办理入司手续时,个人代理人张某某、周某某等15人提交了虚假的高中学历证明。该公司长兴支公司未核实上述人员学历证明原件,即与其建立保险代理关系,并将其以高中学历录入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
除基层营销员学历造假之外,去年以来险企高管也屡屡曝出学历造假。江西银保监局去年6月22日下发的处罚函显示,2017年,某产险公司江西分公司存在提供虚假学历证书申请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行为。甘肃保监局去年6月15日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也显示,某财险公司甘肃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以欺骗手段取得任职资格的违规行为。
学历造假的背后,是目前保险营销员普遍学历较低的现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显示,保险营销员的学历以高中及中专、大专学历为主,2018年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占比超过65%,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13%。其中,寿险公司营销员整体学历水平低于产险公司,更缺少高学历的精英人才。
而高学历与高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也引导险企招收高学历人员。虽然2015年修订后的《保险法》取消了销售人员资格考试,对销售人员的学历要求也随之取消,但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显示,在各学历营销员中,绩优营销员(保费30万元及以上)随着学历的提升而明显上升,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中高绩效营销员占比最高,约占39.94%,而高中以下学历总绩优营销员仅占13.53%。
多位保险营销员
曾因销售误导被罚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营销员的学历越高,销售误导的可能性就越低。而在目前保险营销员普遍学历较低,但保险销售本身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大背景下,销售误导等违规行为难免时有发生。
3月18日,河北银保监局下发的处罚函显示,某合资寿险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存在"在微信群编发内容不实的保险营销宣传信息"的行为。河北银保监局因此决定对该中心支公司予以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对当事人李某予以警告,并处罚款0.5万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上述对基层营销人员销售误导的处罚并非个例。
2月27日,湖北银保监局连发12张罚单,处罚对象均是保险营销员,包括两家上市险企旗下寿险公司的12位营销员,处罚金额在1000元-5000元不等。被罚的原因包括阻碍投保人如实告知,诱导投保人不如实回答回访问题,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夸大解释保单现金价值、产品收益,赠送投保人礼品,承诺买保险送欧洲游等。总体来看,被罚原因均与销售误导有关。
无论是学历造假,还是销售误导,都指向保险营销员群体的整体发展情况:部分险企高学历营销员占比较低,增员"大进大出",销售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营销员群体保障有待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