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财经动态>  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合作共赢”主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9-04-17 16:40:29  来源:中国网财经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4月下旬将在北京隆重召开。为迎接此盛会,4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外文出版社联合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合作共赢主题研讨会暨《“一带一路”这五年的故事》系列图书发布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陆彩荣,前中国银行副行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等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理事兼院长庄毓敏主持开幕式。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陆彩荣(人大重阳供图)

  陆彩荣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这五年的故事》系列图书。这套图书从七个议题入手,用六种语言出版(中、英、法、西、巴、俄),回顾了过去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的历程,梳理了相关国家在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和达成的共识,呈现了“一带一路”国家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生活因此而发生的改变,展望了“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说,2017年人大重阳与外文出版社联合打造的《“一带一路”故事》就曾登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受到广泛好评。这次双方再度携手,相信可以在即将到来的高峰论坛再现异彩。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人大重阳供图)

  刘伟在回顾“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时指出,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正迎风成长,已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他在致辞中表示,人大重阳是国内最早响应“一带一路”研究的新型智库之一,长期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开展贡献力量,先后赴“一带一路”沿线数十个国家调研,撰写的调研内参和报告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推出了十余部“一带一路”专著。他说,《“一带一路”这五年的故事》系列图书的出版,有利于在国际上更广泛地传播“一带一路”的理念、进展、意义和影响,积极争取更大范围的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

  

  外交部前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人大重阳供图)

  何亚非、翟东升、金鑫随后做主旨发言,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主持该环节。

  何亚非指出,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的广度和深度在过去100年来从未有过。他说,“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面对巨变的国内国际形势之时,为解决全球化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在中国国内治理的实践基础之上,在积累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创新之上,提出的进步思想和中国方案。他说,“一带一路”所代表和体现的我们对全球治理创新性的思想性的贡献非常多,这本重阳金融研究院全力投入的著作值得我们认真研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人大重阳供图)

  翟东升的发言围绕如何绘就“一带一路”工笔画展开。他说,“一带一路”五年多的发展,首先具备了工笔画的良好基础。人文交流、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可以视为工笔画的颜料和底图,让工笔画更加绚烂多彩。而工笔画的执笔者应该是企业,政府需要扮演书童的角色,为企业铺好纸、研好磨。在谈及工笔画要绘在哪里和达到什么标准时,翟东升认为,长远来看是全球,但可以循序渐进。“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是我们对世界的庄严承诺。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长金鑫(人大重阳供图)

  金鑫在发言时首先高度评价了人大重阳与《“一带一路”这五年的故事》。他说,这本书“语言凝练、文字优美,例子鲜活,字里行间都是智慧和信息”。随后他就“一带一路”如何高质量发展给出了自己的五点建言:首先是“创新”,要把新科技成果应用到“一带一路”上;第二要在“共同”上下功夫,要发动多元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第三要在“全球”上下功夫,联合国际社会共同做好全球和产业合作;第四要“内外联动”,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国内建设的区域发展衔接;第五要挖掘故事,讲好新时代合作共赢的丝路故事。

  开幕式结束后,以“提供世界机遇 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讲好中国故事 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为主题的研讨对话会举行。人大重阳副院长周洛华和董希淼分别主持会议。

  

  第一场研讨(人大重阳供图)

  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刘志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甬军,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主任于运全,人大重阳院长助理贾晋京参加第一场研讨。

  张燕玲指出,很多发展中国家想搞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不予支持,而中国“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包括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她随后举例说,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用中国“一带一路”的创意和支持,得到了实惠。

  刘志勤接着张燕玲提到的债务陷阱问题,继续讨论并重点回应。他说,“一带一路”建设所做的是实实在在的援助和帮助,而且是按照国际法所讲的互利和共赢,不存在中方占便宜或者是受援国吃亏的现象。他说,所谓的债务压力对于“一带一路”来讲完全是误解。

  赵锡军的发言聚焦在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方面。他说,“一带一路”首先强调的是对接,然后东道国本着市场化和自愿原则,主导项目的展开,谋划资金配置。他认为,可以利用现在已经形成的化解风险的一些机制,如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可以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在金融创新时着重低风险融资。

  陈甬军发言的核心观点是“一带一路”要加强理论建设。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梁八柱”必须在新的5年内完成。“四梁”是四个维度的性质:一是和平发展倡议;二是对外开放;三是国际合作项目;四是人类对话平台。“八柱”是八个理论体系,包括全球化发展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

  胡必亮指出,“债务陷阱外交”不存在,但“债务风险”是现实问题。他认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五大机遇:为全球互联互通发展提供了机遇;支持了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全球合作的新模式;全球的治理情况有所改善;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增长。

  于运全在发言时指出,“一带一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据最新调查显示,在G20国家受众的认知度,今年最新的数据是20%。但他同时指出,“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存在不均衡的问题,欧洲许多国家虽有意愿加入“一带一路”,但他们同时也期望在规则透明度、中心国、主导权等问题上有进一步的探讨。

  贾晋京认为,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标准因素、信用因素、故事因素都是目前的“不利条件”。他说,“一带一路”的成就来自于标准,对接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但世界上通行的标准大多数是英美体系制造出来的以海洋为中心的贸易标准。另外,“一带一路”沿线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加入“一带一路”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未来还没有清晰的故事脉络。

  

  第二场研讨(人大重阳供图)

  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周晓晶,《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丁刚,前驻伊朗、巴基斯坦资深记者、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周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谭松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主任颜梅,人大重阳研究员刘英参加第二场研讨。

  周晓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到中国未来几十年对外开放的实施。她激励智库学人要讲好中国故事,以确保“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丁刚认为,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关键是找到小故事和大故事之间的连接点。他从泰国榴莲运输到中国市场售卖讲起,讲到道路的联通,讲到周边国家的联通,再讲到国家治理方式的改变。他认为这样的链条是“一带一路”升级的关键性问题。

  周戎重点谈了他对“一带一路”在中巴经济走廊上的一些看法。他说,中巴经济走廊22个项目,我们已经完成了11个。我们帮助巴基斯坦修建1700公里的公路,解决几十万人的就业,但是仍有一些质疑“一带一路”的声音。所以他强调,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要大胆地说,满怀豪情地说,讲求实际地说。

  王义桅在发言时指出,讲好“一带一路”,关键是要讲好“我”的故事,“他”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他说,讲好“我”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70年社会主义探索的故事,五千年文明的故事。

  谭松涛从经济学的视角切入主题。他说,“一带一路”事实上是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自然而然生成的一个结果。他同时强调,我们研究“一带一路”,讨论如何行稳致远,关键还是要回到中国自身,我们要为中国经济自身发展提供服务带来收益。

  颜梅则从传播学理论出发,讲到了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工作中,要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她说,我们有时过多的关注自身和当下,关注于纵向逻辑,而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横向的判断,缺乏对“一带一路”的全景式展望,使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过于碎片化,理念化和程式化,传播效率也得不到有效提升。

  刘英在发言时指出,“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15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要讲清楚这些故事本身就不容易。她说,“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智慧之路、心灵相通之路。她最后从研究工作者的角度强调,我们需要知行合一,更多的参与调研、研究与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来自央视、新华社、北京卫视、《解放军报》、中国网、美国《纽约时报》、日本《读卖新闻》等30多家中外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