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的草原鸭种推广情况如何?国内肉鸭育种还存在哪些不足?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一起来看调查。
一大早,在内蒙古宁城县的一家种鸭场门口,前来采购鸭苗的车辆排起了长队。据养殖户说,选择饲养这里的肉鸭品种比饲养其它品种的净利润提高5%以上。
辽宁省朝阳市肉鸭养殖户 史振江:我是从辽宁朝阳过来的。
记者:今天进多少鸭苗?
辽宁省朝阳市肉鸭养殖户 史振江:今天进5万多只,一开始养的时候,一年出栏量10来多万只,现在已经达到40多万只左右。
内蒙古自治区某种鸭场负责人 李秉和:我们每天要放雏接近10万只,其它别的现在已经销售给山东等地的养殖户了。
李秉和介绍说,2018年他们选育的新品种生产了超过4.8亿只商品肉鸭,新增经济效益2.21亿元,不仅在国内瘦肉型肉鸭市场的份额逐步提高,也吸引了韩国等国外引种企业的关注。不过由于消费习惯、食品类型的不同,各地对肉鸭的需求也有所差异,而目前国内的肉鸭品种还无法满足这样多元化的需求。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 杨振海:我们肉鸭的育种水平还不高,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都比发达国家低一些,比如饲料转化率,发达国家是1.85:1,我们是1.95:1,提高的空间还是有的;瘦肉率发达国家是30%以上,我们只有25%,提高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记者了解到,包括肉鸭在内,我国水禽品种共计60余个,为提升水禽种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由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将于近日启动。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巡视员 孙好勤:将以提高品种生产效率为主攻方向,未来15年培育水禽新品种10个以上,自助培育品种市场占有率将超过80%,主流品种的性能将达到或超过国际同期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