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已连板多日的真菌概念股盘面出现分化,跳水个股甚至在午盘后翻绿。盘后,北京疾控中心、国家卫健委纷纷发声,称目前国内所受到的耳念珠菌威胁并不严重,“超级真菌”对健康人群不构成威胁,因此公众不必恐慌。
“在美国发现的耳念珠菌,好像无药可治,并且有局部爆发流行的趋势。中国近期也有18例的报道,但是从文献上看,它跟美国是不同的,我们有药可用。大家根本不需要恐慌。”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英春表示。
北京市疾控中心也公开表示,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因此耳念珠菌对于普通公众的健康威胁较低,公众不必恐慌,也无需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相关概念股分化
4月11日早盘,超级真菌概念股持续走强,四环生物、联环药业均一字涨停,鲁抗医药、未名医药、神奇制药等个股均涨逾5%。
随后盘面出现分化,最终四环生物、联环药业依旧连板;神奇制药红盘翻绿,最终收跌3.42%。
网友心痛评论称:“今天手又不顺,买了‘超级真菌’的未名医药,上午还沾沾自喜开板手快,下午就跳水了。晚上吃面吧,没有肉。”
值得一提的是,“超级真菌”概念相关个股已经在提示风险。4连板方盛制药发布公告称,主营产品不能够治疗“超级真菌”相关疾病。
此外,连续两日涨停的联环药业也公告称,公司主要品种均不可用于治疗耳念珠菌。公司生产品种硫酸黏菌素片,适应症为肠道手术前准备或用于大肠杆菌性肠炎和对其他药物耐药的菌痢,该品种近年来产量和销量均很小,2017年和2018年均未销售,该产品不会对公司近期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除了“超级真菌”概念股,整个医药板块也下探3%。其中,多个医药细分板块领跌A股,包括化工新材料板块跌3.39%、医疗器械服务板块跌2.75%,化学制药跌2.76%,生物制品跌2.48%。
对此,中信证券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陈竹表示:“今天不光医药板块回落,白酒板块也有回调,整个消费板块因为前期上涨,现在盘面属于短暂调整期。”
“超级真菌”威胁并不严重
徐英春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列出了三点我国无需过度担忧的理由:
第一,耳念珠菌在国内发生仍属个案。目前中国共报道耳念珠菌感染18例,并且没有集中暴发案例。在我国近10年间、覆盖230家医疗机构的侵袭性真菌病监测中,耳念珠菌的发生率低于1/20000。在已经完成的全国范围67家ICU病房念珠菌血症的研究中,亦未分离到耳念珠菌。当然也因检查技术复杂,不排除可能有漏诊的病例。
第二,中国耳念珠菌耐药情况并不严重。我国已报道的18例耳念珠菌,对除氟康唑外的所有抗真菌药物均敏感;我国最早分离的耳念珠菌对所有抗真菌药物均敏感。换言之,称中国地区的耳念珠菌为“超级真菌”并不准确。
第三,耳念珠菌的致病性并未显著高于其他真菌。虽然美国CDC指出,美国近50%的耳念珠菌感染者在90天内死亡,但侵袭性真菌感染多发于危重症及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人群,总体死亡率在40%以上,患者死亡也不单纯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而是多因素形成的临床结局。据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研究表明,耳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等常见念珠菌所致感染的死亡率之间无显著差异。截至目前,我国尚未见耳念珠菌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报道。
耳念珠菌受到全球关注
据外媒报道,目前,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确实正在全球蔓延。美国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已将其列入“紧急威胁”细菌名单。迄今为止,美国通报病例587件,近半数受感染者都在90天内丧生。
耳念珠菌,是2009年在日本发现的新病原真菌物种。到目前为止,在全球5大洲至少20个国家已有临床感染病例的报道,其中包括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西班牙、印度、巴基斯坦、韩国、南非、科威特和以色列等国家。
官方资料显示,耳念珠菌既可以引起有症状的感染,也可以在体内携带而无症状。
耳念珠菌感染主要累及住院病例,高风险人群为严重慢性基础病或免疫抑制的病人,如:糖尿病、慢性肾病、HIV感染、肿瘤等。新生儿、插管或留置导管的病人、手术病人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全身用药病人也可感染。
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耳念珠菌导致的症状取决于感染的位置,包括血流感染、伤口感染和耳部感染等;其中,血流感染最为严重,病死率可达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