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规模增量双双超预期。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社融规模增量4.64万亿元,创新高。
人民币贷款方面,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多增328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989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3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96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2.5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91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16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386亿元。
社融方面,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57万亿元,同比多增881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43亿元,同比多增77亿元;委托贷款减少699亿元,同比少减1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45亿元,同比少增5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786亿元,同比多增234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990亿元,同比多3768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1088亿元,同比多108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3亿元,同比少2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金融数据发布之前,已有机构对此进行了预测,并且一致都认为1月货币和社融数据将提升。
中金公司此前报告分析称,三项因素将切实推升1月的货币和社融增速:
首先,今年地方债提前发行、且体量较为可观--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计划净发行额度将达3,000亿元左右,而地方政府一般债净发行也可能达到1,000亿元,而对比2018年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一般债均未录得任何净发行。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目前已经被纳入了官报社融的统计口径;
第二,今年1月至今,信用债净发行量达3,342亿元,而2018年1月仅为356亿元。地方债和信用债净发行量同比大幅跳升,有助于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非标存量持续收缩对社融的影响;
第三,由于今年春节离1月末较近,可能暂时推高1月货币信贷增速。货币供应通常在春节前后出现暂时性的扩张、并达到高点。据测算,春节因素可能推高M2增速0.2个百分点左右。
广发证券戴康近期也分析指出,社融存量增速在一季度见底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对“股市底”有一定的前瞻意义,历史上“社融底”领先“股市底”1-6个月不等。目前市场对12月社融数据的主要争议集中在结构,事实上过去三轮信用扩张的传导都有一个“从量到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A股对于宽信用的预期会渐进修复。
从总量看社融增量的增速反弹,有助于市场对于存量社融即将见底的预期形成,根据广发宏观团队的判断,1~2月大概率是社融存量增速的底部区域,后面将低斜率回升。由于社融存量增速企稳回暖意味着政策“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见效,因此历史上存量社融的增速触底后、上证综指一般会滞后1-6个月见大底——除2008年“四万亿”带动“市场底”率先见底之外,2005年存量社融拐点领先市场底1个月,2012年5月社融拐点领先市场底6个月,2015年6月社融拐点领先市场底6个月。
国金证券此前预测1月新增信贷37000亿元,新增社融41000亿,M2同比为8.3%,社融同比10.2%。
1、在季节性因素以及政策支撑下,新增信贷量显着增加。结构上看,票据直贴利率均值下行,票据融资依然较好,从而对信贷形成支撑。此外,考虑到监管趋严,部分表外融资转表内,新增信贷表现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2、受企业债券到期收益率下行以及政策对融资的支持,1月企业债券净融资额明显上升。此外,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额明显增加。不过,股权融资规模偏低,委托和信托贷款依然低迷,对社融形成拖累。预计新口径下新增社融41000亿元,社融增速为10.2%。
3、1月信用创造较好,存款增长动力足,预计1月M2同比上升。
天风证券宋雪涛近期也分析指出,1月中国社融增速或有反弹,信贷或创历史新高。
历年1月都是信贷社融增量的年内高点,参考近年情况,数据表现会影响到对开年经济走势的预期,也会阶段性反馈到股债走势,但对市场中长期趋势的影响取决于增速变化的持续性以及对经济走势的前瞻意义。
宋雪涛认为,2019年年初的情况可能与2016年比较相似,预计2019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口径)2.9-3万亿,再创历史新高。
第一,提早放贷有利于保证全年收益,因此在息差收窄和资产荒的局面下,今年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心态可能更明显;
第二,考虑到近期宽信用政策继续加码,全面降准、TMLF、永续债补充资本等激励性手段也陆续到位,商业银行放贷意愿和能力或有一定增强;
第三,12月当月商品房销售金额增速有所反弹,对居民中长期贷款有一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