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微信每年的重磅活动微信公开课PRO如约在广州举行。伴随《吐槽大会》开场片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开始了长达四个小时的“吐槽式”演讲,内容涉及微信的诞生历史、微信创新的原动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对信息流、AI和7.0大改版的微信也进行了评论。
身着灰色“with us”主题帽衫的张小龙,带着保温杯上场,中途喝水近10次,演讲内容近10万字,据说最早他准备的完整版演讲内容需要近8小时才能讲完。
他现场透露了微信从未公开的朋友圈数据,即朋友圈功能从上线以来,进入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日活跃用户约7.5亿人,平均每人每天进入朋友圈10次,平均使用时长约30分钟,带来近100亿人次的访问量。他还透露去年微信和微信海外版wechat合并日登录人数已经超过10亿,但并未做过宣传。
微信总部坐落在广州一个旧工厂改造的园区内,总部大厅里有一块全球地图样的屏幕,上面闪烁的亮点代表着微信实时登录的人数,或许对微信人而言,10亿登录人数仅仅是他们正常工作的一个节点而已。
他还暗示了微信未来的几个动作,由于无法承载太多功能,将与类似微信阅读的APP联动;将上线针对小程序内容和功能的搜索;将优化针对小程序重复访问的入口;跃跃欲试地重构卡包功能,承载线上线下联动目的;企业微信将在春节推出定制红包,并在红包功能上与微信打通。
张小龙称微信已经八年了,今年要开启下一个八年,因此他要从微信的诞生历史、创新原动力和未来要做的事,三个方面讲解一下微信是一款怎样的产品。7.0版微信开屏配乐《In My Secret Life》一直伴随着张小龙演讲的全程。
他着墨最多讲述的是微信的原动力,在他看来,微信虽然是一款工具,但却是像朋友一样的工具;虽然是平台市场,但却是一个扶持平凡人创造力的平台。微信所有的产品设定、决策、规范都是由上述的理论决定的,这也是外界理解微信时的理论基础。他特意强调,外界都说微信克制,微信并不克制,微信的字典里并无“克制”一词。
被称为国内最出名产品经理的张小龙现场分享了他的产品理念。他推崇BRAUN博朗首席设计师Diet Rams提出的十大设计原则,即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有用的、优美的、容易使用的、含蓄的、诚实的、经久不衰的、不放过任何细节的、环保的、俭省的(少即是多)。这也是他做产品一直追求的理念,从foxmail 到QQ邮箱再到微信,都是如此。
他表示,国内不少产品随意获取用户隐私,任意播放广告、弹窗,没有把用户当做朋友、熟人对待。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是,用户逐渐对这样的产品习以为常。
微信的朋友圈、小程序、小游戏、红包等明星功能,都遭张小龙辣手“吐槽”。他称朋友圈就是个人向社交群体推广人设的广场,因此更多展现最美的场景,不够真实;小游戏虽然在数据和营收上超过预期,但他并不满意,因为创意小游戏比较少,从应用程序游戏换皮来得多;小程序则是在没有设计完善前就对外公布了,因为建设生态太难了,只有以这种方式逼迫团队背水一战;春节将在企业微信上线定制红包封皮,并打通企业微信和微信的红包功能;卡券功能一直没做好,没能承载链接线上线下的功能,一直跃跃欲试,动手改革。
对于时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张小龙表示担忧:“当AI超越人,不能被人驾驭,就可能会有问题。谷歌的员工联名反对AI技术用在军方项目上,就体现了这一点。在技术看起来能驾驭人的时候,我们都要保持谨慎。”
最后他狠狠吐槽了唯KPI论的互联网行业,“微信的目标从来不是为了扩大用户数,我们更多问微信的意义是什么,而从来不问KPl 是什么,但微信也发展到了现在的地步。一个产品如果纯粹是为了流量在做,这是不长远的。”
附录新京报团队整理演讲精华版
“只想流量和变现做不出好产品”
去年,大家都在说微信“七年之痒”,而去年的微信日登陆量超过10亿,这是一个里程碑,但我们也没有公布过,因为这只是哪一天达到的问题,但这对做产品的人来说,还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我们发布了微信7.0之后,有一亿人教我怎么做产品,另外还有8亿人看不懂启动页面那句话怎么理解?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么多年来,微信一直只有这一个启动页面,是一个人站在地球或是月球的前面,很多人来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认为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我希望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它把想象空间留给了用户,每个用户能找到打动自己的点。很多的APP 都把自己的启动页变来变去,但是微信不会变。
有次一个朋友说,微信在互联网圈是一个异类,我听后觉得既惊讶又自豪。我比较惊讶的是,微信的与众不同,是因为微信守住了一些底线,因为一些产品没有把用户当用户,没有守住底线。春节到了,很多APP都在做运营,会把开屏变成红色、黄色,和番茄炒蛋一样的图标,但微信从来没有。
这次的公开课,我非常认真地准备了,之所以会认真准备,是因为在微信走过了八年,累积了十亿用户,在这个时间点上,为了开启新的八年,我觉得需要认真总结和回顾。
你们觉得得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是有很多用户?是让人上瘾?还是什么样的?
之前我们觉得苹果手机的设计非常好,后来发现都来自BRAUN博朗首席设计师Diet Rams。他认为好的产品应该有十项原则,分别是有创意的、有用的、优美的、容易使用、含蓄的、诚实的、经久不衰的、不会放过任何细节的、环保的、俭省的(少即是多),这套用在应用程序上照样是适用的。现在做产品的人都想的是用户量、流量、变现,但是很少有人想什么是好产品。
为什么微信是“异类”?坚持一些看不来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因为追求做到了上面我所说的标准。有人说微信克制,微信不克制,微信的词典里没有“克制”,我们只是遵守好产品的原则。现在很多产品经理都被公司误导了,只想着流量和变现,这是做不出好产品的。
二十年前,我一个人做FoxMail,我想把他做得像微软的产品一样好,感谢微软告诉我什么才是好产品。在PC时代浏览量最大的页面是IE浏览器的404页面,既然这个页面的PV(单页面浏览量)特别大,为什么微软不在这里放广告?
这也是为什么微信的启动页是一个人看着地球,而不是一个广告?很多人用微信2900多天了,只比我用微信的时间短一点,你花在微信上的时间甚至比你花在家人、朋友身上长。那微信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不希望你跟最好的朋友说话的时候,都要先看它脸上的广告。
做好工具和传播价值是微信的原动力
坚持原则,不代表我们不要改变。
有人说微信7.0版的页面颜色变白了,不习惯。当我们意识到只要一改版,用户就要吐槽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应该要不停地让产品适应时代,而不是害怕用户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花一点点时间来回顾我们的历史。有一天晚上我给Pony(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写了邮件,说要做微信这个项目。如果当天我有什么事外出了,没有写这个邮件,可能现在就没有微信了。很多想法看起来是突如其来的,就像上帝作为一个程序员,编写了一个程序,放在了你的脑袋里。
做微信之前的一两年,我们把QQ邮箱做到了国内的第一名。我自己带了一个团队,做了QQ邮箱里的阅读空间。我们在阅读空间里尝试了很多新的想法,可以订阅博客看文章等等。推特出来后,我们做了类似的广播功能。但阅读空间只是邮箱的子功能,不能做得很大。
智能手机出来之后,我就想做一个适合少数人用的聊天工具。团队只有十几人,安卓、塞班、IOS端的开发各两个人,后台两个人,外观设计一个人,再加上我,团队两个月做出了微信。
我们很忐忑,不知道最后会怎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微信的用户量都特别少。因为在前5个月,我们都没有推广,我觉得用户不自发传播,做推广就是没有意义。微信2.0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自然增长,觉得可以去推它了。
当时微信对运营商的压力很大,由于这种压力,我们不敢以获取手机的通讯录的方式去获得好友,用户只能从QQ好友中挑选几个作为微信好友。不过我们庆幸没有直接导入好友,庆幸没有在没有自然增长的时候去推广它,这让微信起飞得很健康。
这样的时间点上,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回顾,可能会帮助大家理解微信为什么是这样的,未来会怎么演化。
原动力是什么,是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都要坚持的力量。微信的原动力是希望自己是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性产品。
中国有十几亿用户,大部分用户已经习惯了糟糕的、被强迫的体验,大家觉得看广告、被推送等是正常的,垃圾信息也很多。最可怕的事情,其实不是广告多、体验差,而是大家对此习以为常。
对微信来说,我们想做一个好的工具,一个陪伴用户多年的工具。
微信不是硬件产品,你买了可以用十年、八年。互联网产品迭代特别快,因此微信不会是一成不变,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如果把微信只作为沟通工具,就限制了微信的发展。如果微信作为沟通工具,深入到你的生活,就会成为一个生活方式。比如,我们做“附近的人”的时候,有一种恐惧,担心原来周边的人就像站在你面前一样,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微信在生活方式和支付方式上做了很多突破。微信诞生在移动时代,这让微信具有了很多PC(个人电脑)时代没有的东西。在这些年里,微信正在卷入每个人的生活中,从这种角度看,微信把自己定位为生活方式的工具,是非常对的。
怎么解释我们后来又做的公众号、小程序?这是微信的第二个原动力。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的第二年就发布了。公众平台后来逐渐取代了短信,那时短信承载很多服务性信息,公众号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时有一个假设,就是盲人按摩可以通过人际传播来招揽客户,那么,互联网是不是也能帮助他们?后来有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二维码,说盲人按摩都可以用小程序了,这与我当时想到的场景是几乎一样的。让创造价值的人都能体现出他的价值,这是公众平台做出来的原动力。后来,小程序、小游戏都是为了让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和传播。我们的原则是要做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作为平台希望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
最近几年,业界有很多现象是违背我们常识的。比如这两年,大家把目标变成争夺使用时长。用户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移动互联网作为工具,应该是高效帮助人的,而不是占据大家时间的。比如,如果是资讯类工具,一定是短时间看到最有用信息的工具;如果是搜索引擎,一定是搜索结果的第一个就是最准确的;不过对于娱乐节目,可能用户就是来消耗时间的,但我发现身边很多人是二倍速看电视剧的,那为什么不把100集的电视剧压缩到50集,这样大家可能就不二倍速了。
朋友圈从发布到现在,用户的朋友越来越多,很多人就觉得,用户可能要花更多时间看朋友圈。但我们从统计中发现,用户在朋友圈花的时间是不变的,每个人每天看大概30分钟。人是会自己调节时间的,当朋友圈信息越来越多,人会看得很粗很快,这是非常合理的。而如果停留的时间长,意味着他的社交效率变低了,这意味着用户可能要找更高效的社交工具。
互联网的出现,肯定不是让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时间都花在上面。而我们为了提高用户的效率,可以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比如想在微信里找一个人,突然想不到名字,我们就考虑是不是做一些关联,让他们更好地沟通。
“未来我们会做更多,让小程序平台一视同仁”
现在有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做小程序,代码、接口也是一样的,但我们不担心这种竞争,主要是因为微信团队的性格、能力和原动力都是不同的。借小程序做流量载体,我一点都不看好。
小程序为什么要去中心化?你明白了我们的原动力,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希望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传播和回报,这是我们的做小程序的原动力。
即使是腾讯的游戏,腾讯投资的公司,我们都希望让它走一样的规则,这是为了让生态更健康。目前,我们对腾讯投资的公司是有倾斜的,未来我们会做更多,让平台一视同仁。
我们从最初酝酿小程序到现在已经三年了。之所以还在酝酿时就发布了,是为了给团队压力,如果不公布出来,团队可能就会知难而退。我还记得很清楚,公布的时候,我们讨论过小程序有多少种死法,我们不是对它乐观而做这个事,是我们觉得难,才一定要做到。
小程序毕竟不是一个C端的产品,而是一个生态体系,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经历过公众号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波一定是看到流量红利来的,所以我们希望端口是逐步打开的,能力是逐步释放的,让来的小程序都是对用户有价值的。
小程序目前是通过社交和搜索展现的。社交用得很好,但是搜索做得还不够,我们测试过搜索航班,用小程序直接呈现,也就是说搜索内容的时候,直接用小程序呈现。
在APP生态中,每个APP是孤岛,但在小程序里,我们是可以搜到小程序内部的内容的,这个可以让搜索的呈现结果更好。我们正在完善小程序的评价体系,最好还有好友对小程序的评价体系,帮助我们对搜索结果做更好的排序。
另外,能不能允许小程序给大家发通知。虽然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有些事情我们还是不能做,如果所有人都发通知,那么你的微信就会被淹没掉,所以发通知的能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在用户愿意接受的情况下,让小程序可以发一到三条的通知。
对于小程序的重复访问问题,虽然现在有下拉、星标等方式,但是我们想办法去优化。
新版的强提醒功能更多是为了线下,比如排队,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获得几次的叫号提醒等等。
小程序和用户间的联系,还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但一定不会粗暴。
“小游戏收入超预期,但我不满意”
小游戏做到现在,从商业角度看收入超出预期,但是我个人并不满意,因为现在高质量的游戏都不多,都是一轮一轮的洗用户的流量。
公司并没有要求我们做小游戏,微信也没有收入压力。那我们为什么做小游戏?外界对小游戏的理解,是小型化的游戏,套了小游戏的壳。但小游戏应该是体现创意的地方,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爱消除”,它应该承载各种各样的创意。
我跟团队强调,不希望看到收入涨多少,而是希望看到创意,不是照搬APP游戏的创意,这样平台才会很有价值,我是用这个维度衡量的。
任何平台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我确实希望大家看到耳目一新的小游戏。
公众号的根本是内容吸引力
公众号在刚刚发布的时候,确实有人获得了特别大量的粉丝,其中阅读量有70%是朋友圈转发来的,有30%是订阅号推送来的,这符合二八定律,相当于20%的人挑选文章,80%的人看别人的分享。
经过几年后,用户的粘性,新应用的出现,导致了一些变化,我们在微信7.0版做了改版,大家反应打开率下降了,但我们监控的数据是没有变化的。
很多人通过公众号创业,因此很关心公众平台的改版。我们改版的目的是,让用户看文章的效率更高。本质的问题不是看到文章的效率,而是内容的吸引力。
对优质的内容来说,平台能做的事还有很多,我们想做一个APP,就类似QQ空间一样。我们的方向,依然是想让更多的人写更好的文章来传播。
去年的时候,我们有个公众号的APP,大家可能寄予很大希望,但它只是一个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
朋友圈就是推广人设的地方
对微信的本源,我之前没有聊过。微信的本源是社交工具,对社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不做过多解释。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如果人是孤立的个体,是没有社交的。当人群居的时候就要社交,社交是为了不被人排斥,那么,他说的话一定要对社群有价值,必须说一些吹牛的话,让大家觉得他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在朋友圈找一些能吸引人注意力东西来发。
之前我在知乎里发了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肯定是没有标准的答案,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从社交产品来理解,沟通就是一个把你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
朋友圈作为社交产品是很有用的,但是也有副作用,比如刻意强化某种印象,同时也会过头,再比如越是短处越发朋友圈来演示它。
朋友圈是用来推广人设的,那就不一定是真实的状况,朋友圈往往是对方最好的状态,这也导致我们没有办法记录每个人最真实的状态,所以我们做了“时刻视频”。大家叫他“即刻视频”,我没法接受,就改成了“视频动态”。
最近的业界都在写逃离朋友圈。我可以跟大家讲朋友圈的数据,朋友圈八年来的数据一直在增长,目前每天进朋友圈的人数是7.5亿人,平均每人每天10次,每天总计近100亿人次访问。这是每个微信用户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即使不发朋友圈,也要去点赞和看。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社交,也是目前为止最高效的线上社交,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每天去。
如果在线下,你要打招呼、要聊天,要跨越地理和时空。
朋友圈不止是时间流,他是一个广场,你每天从一个广场走过,你会看到有三五成群的人在不同地方,你可以和三五成群的人聊几句。当你把朋友圈走完后,你就发现你已经和很多人讨论过了。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因为这样一点,交流往往是一对一的,或者是同时认识的,这比单聊更加丰富,你看完整个朋友圈,你就已经完成了当天的社交任务。
朋友圈也有弱点,可能就是大家想要逃离的原因,就是你点赞或者发言,相当于在广场大喊一声,这是一种压力。人越少,压力越小,社交成果也越小;人越多,压力越大,反而社交成果也越大。有的人因为压力大,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了,朋友就反目了。但三天可见的功能,是一个强大的用户的需求,设置三天可见,会让设置的人更加勇敢地发朋友圈。
“视频动态”是朋友圈的反面
未来大家还是离不开朋友圈的,因为没有更高效的工具,但是朋友圈是有压力的,可能不是未来最好的方式。而时刻视频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
推特其实影响了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微博,腾讯也做过微博。推特和微博是PC端的,它会在对话框提示“你在想什么”。这是微信和很多应用的区别,因为微信是手机APP,不是PC端,所以微信上可以有“摇一摇”,很简单,你摇不动一个电脑。
“你在想什么”和“你在做什么”是很不同的两种状态。你在电脑上写微博的时候,你周围的环境就是电脑,所以你在电脑上记录的更多是读后感。你拿着手机的时候,环境是真实的,你不是在回忆过去的经历,而是在记录,你用手机发出的是正在亲身经历的事。
就像你手机里的照片一样,即使你拍了很多视频和照片,你都不会再看一眼,所以记录不是一个真实的需求,而是分享才是一个真实需求。
微信不会做视频相册,也不会做记录的工具,我们要做的是让用户记录真实经历的东西,同时也让好友看到,但形态不是朋友圈,也不会像朋友圈那么公开和有压力。
”视频动态”还是1.0版本,虽然大部分用户没有记录视频的习惯,但我们特别有耐心,我们希望用户通过拍视频,获得参与社交的快感。
“视频动态”不是朋友圈,它不能一直存在,因此不一定是美好,甚至是胡乱拍的。“视频动态”发送视频的三个字是“就这样”,用来减少你发视频的压力。用来展示不装饰的、真实的自己,并且透过你的眼睛,看到真实的你的世界。
后续我们会有不断的版本升级,让时刻视频成为朋友圈的反面:朋友圈是最美好的一面,获得他人的认可;时刻视频是最真实的自己,同样可以获得社交的认可。
“社交推荐是符合人性的”
前段时间有人翻出来,我早前在饭否的一句话:要做大众都能用的阅读产品。当时正好是刚刚做完阅读空间。做阅读特别困难,因为人有惰性,大部分人不愿意阅读。阅读也需要相对固定的时间,就像订阅号盒子一样,有很多红点,但大部分没有用,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固定的时间阅读。
近几年,公众平台,来自朋友圈推荐的阅读量越来越少。因为朋友圈更多是展示人设的,而不是推荐文章的,推荐文章只是为了展示人设。
这说明我们要在朋友圈之外,分享朋友看过的好文章,这就是看一看的“好看”功能。我们在做社交和机器推荐两个方向。
之前我让团队选择,一个是降低标准,用户喜欢什么就给他什么;还有一个是做严肃的小众的阅读。人毕竟有惰性的,大部分人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知识,最终我们选择尝试社交推荐这条路。
社交推荐其实是最符合人性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新的东西,都是听周边人推荐,做出决定的。比如,我这些年读的书,多半是朋友推荐的。我看电影并不是按照兴趣,而是按照朋友的推荐。甚至大家都推荐,你不看,你会觉得自己落伍了。所以我觉得推荐是以后很长时间,影响大家的决策过程。
社交的推荐,是一个很复杂的、不断内部循环的结果。社交系统是有纠错能力的,社交关系会把你拉回来,是内部的平衡系统。
我们的“好看”上线,看一看团队特别兴奋,因为会有用户进去看,朋友有哪些推荐。数据还是挺好的,但是我们比较保守,是逐渐卷入的过程。
微信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小学、中学、大学、同事是不同的圈层的人,但因为朋友推荐的原因,你会看到不同的世界,打开不同的窗口。且好看和朋友圈是不同,朋友圈是推人设的,好看是兴趣聚合,大家可以讨论起来。
“好看”这个功能目前比较粗糙,因为是Web页面,但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迭代。
回应信息流、人工智能等热点问题
一年前,我说我不知道信息流,是因为业界喜欢贴标签。我觉得,不能把所有下拉的内容都当信息流。如果这么说,微信朋友圈也是信息流,我们不希望被贴标签。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我们更多是想找个合适的方式展现信息。
“时刻视频”里我们用了AI(人工智能)配乐,吻合度是比较好的。我也跟他们说不要太过死板,因为人是有想象力的。
AI微信有很多尝试,比如微信的语音识别,是我们自己做的,多年来一直在优化。但我们不会跟风做AI,要将AI落地在场景中。好的技术一定是为产品服务,默默地躲在后面。
AI最近发展非常快,我在大学学习模式识别的时候,老师说在有生之年没有AI能在下围棋上,赢过人类,但现在实现了。
当AI超越人,且不能被人驾驭,就可能会有问题。谷歌的员工联名反对AI技术用在军方项目上,就体现了这一点。在技术看起来能驾驭人的时候,我们都要保持谨慎。
春节将推定制红包
之所以不提微信支付,是因为已经做得很好了。当你付钱时候,很自然的掏出微信,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体验。
一个小变化是,春节红包我们会给企业微信上线红包能力,企业可以申请红包皮,并且打通发给微信好友,是定制化设置。微信红包没有这个定制功能。
第二个小变化也是关于红包,我们意识到红包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我们会想办法在红包加情感的元素,比如表情包等。
第三个小变化,卡包能力一直做得不够好,我们一直想把银行卡和线下店卡的功能承载一下,跃跃欲试想做新的改变。
我建议大家体验一下亲属卡,每一笔消费,都是再尽一笔孝心。我们有一些好功能,可能藏得太深,大家都没发现。
人即服务是企业微信的未来
企业微信在延伸到外部后才能有价值。企业微信正在尝试的方向是:人就是服务,即把企业中的人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用户也因为这个服务的提供者加强对企业的认可。
最后,微信的目标肯定不是为了扩大用户数。我们更多问我们的意义是什么,而从来不问kpi是什么,但我们也发展到了现在的地步。一个功能如果纯粹是为了流量在做,这是不长远的。
目前,给广州的店,开通了附近的小程序的灰度测试,类似这样的尝试越来越多。但毕竟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未来可能会更多和其他的APP相关联,比如微信阅读。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我们虽然是工具,但是是朋友一样的工具;虽然是平台市场,但是是一个扶持创造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