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入推进露天矿山环境整治
各标段值守人员均在岗值班、正常巡查;已完工程保护有力,未发现被盗与毁坏迹象;竣工工程已落实防火巡查机制,未发现火灾安全隐患……1月8日9时,三河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指挥部工程推进组组长邵振,带领成员到达三河东部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二期)第7标段,进行当天的日常巡查。矿山平整后的台阶上,新栽植的侧柏整齐成行。
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向河北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时指出,三河市需完成治理的87个责任主体灭失矿山,仍有35个未完成治理。
针对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指出的问题,三河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面对35个责任主体灭失矿山的治理任务,他们在加大政府治理力度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治理,从全国引入了16家大型企业进行集中治理。高峰时,现场施工人员达1000余人、大型机械设备500余台,施工作业面积约4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挖方447.5万立方米,填方493.6万立方米,覆土131.2万立方米。
“去年底,35个责任主体灭失矿山已完成消灾除险、削高填低、覆土植绿。”三河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宏亮介绍,现在正值冬季,受低温雨雪天气影响,在建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进入了维护阶段。开春后,责任部门将继续组织施工队进行作业。预计到2020年底,三河市东部3.2万亩废弃矿山将全部披上绿装。
2018年,省委、省政府结合河北实际,坚持把露天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最有力的措施,全力打赢露天矿山环境治理攻坚战。
形成工作合力。为确保露天矿山环境治理工作顺利推进,我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安监、财政等多部门联动,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综合政策措施。特别是在关停整治阶段,对不具备环保生产条件、超标排放、扬尘污染的有证露天矿山,按照环评要求和排污许可标准全部实施停产整治,未经地方政府环保达标验收,一律不得生产。
强化政策支持。2018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矿产资源制度加强矿产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见》,提出了修复绿化、转型利用和自然恢复等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措施,并在土地复垦、转型利用土地指标、残留资源利用和建立集中开采区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2018年5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通知》,要求坚决关停违法违规矿山,同时将矿产开发项目的立项核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矿业权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等审批权一律依法调整至省级主管部门。
加强专项整治。2018年,我省实施露天矿山污染持续整治三年作战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源头控制、鼓励关闭退出、支持转型发展、创新治理模式等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整治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要求之严、措施之强前所未有,标志着我省推进露天矿山污染专项整治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提出到2019年底,合法生产的露天矿山实现环保措施落实、污染物达标排放;到2020年底,实现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率达到50%以上。
据统计,2014年至2018年,通过坚持生态优先,减量化管理,我省已先后完成949个露天矿山治理任务,修复绿化矿山面积7.32万亩,全省矿山数量减少33%。
我省还积极创新治理模式,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环境治理新模式。三河市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到遗留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中来。2018年,福成集团开展福成治理区二期工程,治理区面积3750亩,已整理出4个大型平台,每个平台面积500亩至1000亩,可作为建设用地后备资源,覆土之后栽种花草树木或种植大豆、玉米等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