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回升态势,今年1至7月民间投资增长8.8%,比整体投资增速高3.3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昨日表示,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改委将继续大力清理针对民间资本准入的不合理限制,逐步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各类门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下更大力气破除各类隐形壁垒,解决好民间投资“不能投”的问题。
民间投资已成投资主力军
数据显示,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
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同时,民营经济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
鼓励地方设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基金
但当前制约民间投资增长的问题和挑战仍然不少,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表示,“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领域对民间投资进入仍存在隐性门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还面临不少挑战。”
严鹏程表示,未来将从五个层面发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除了放宽准入,发改委还将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建立分层次的项目投融资对接机制,研究推广有关地方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做法,鼓励地方设立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基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进一步落实好减税降费措施,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数据资源集中和权威的优势,有效释放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信息,在环保、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方向,向民间资本集中推荐一大批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引导民营企业通过PPP模式规范参与基础设施等补短板建设;推动涉及产权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推动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推动地方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