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大连关区进口玉米8.4万吨,价值1.1亿元,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344.5元,去年同期无进口。基本均由外商投资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自乌克兰进口。3月当月,大连关区进口玉米36吨,环比减少99.9%。
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抛储预期打压,导致进口环比大幅减少。据悉,中国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将在近期正式启动规模性玉米抛储。回顾刚刚过去的半年,2017年东北产区收货玉米质量较佳,优质玉米需求旺盛使得玉米淡季不淡,年底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华北地区玉米价格跟涨。相对于往年来说,今年全国各地玉米销售进度较往年加快,深加工企业与农户、贸易商的惜售情绪之间的博弈带动玉米价格节节攀高,春节之后的补库更是带动了玉米价格的一波上涨。目前,东北和华北产区基层余粮不足两成,玉米抛储正式启动之前,国内玉米供需整体呈现阶段性偏紧格局。随着临储玉米投放的正式启动,虽然玉米尚未投放到市场,玉米供给和需求方面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玉米期价和现货价格也都出现了一波连续的下跌。玉米供给出现了明显的增加,3月中旬以来,市场就弥漫着抛储的气息,基层农户和贸易商囤货风险加大,惜售情绪出现明显的松动,出货较为积极,南北方港口玉米库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
(二)生物燃料乙醇推广提升玉米需求。201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其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按照当前汽油消费量及燃料乙醇添加比例测算,到2020年,燃料乙醇的需求量将在1200万—1300万吨。目前,燃料乙醇的产量仅230万吨,这也意味着未来3年内,燃料乙醇的新增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对应的玉米需求也将提升至3000万吨。酒精及燃料乙醇行业的集中扩张势必增加玉米的工业需求。
(三)“贸易战”可能影响玉米价格。在我国玉米临储制度改革后,我国玉米进口量大幅下滑,根据CASDE预测,我国玉米进口占国内总产量比仅0.69%,占国内总消费的0.67%,而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仅68.14万吨,且随着巴西、阿根廷玉米产量增加,美国玉米进口的可替代性进一步变强,对我国价格影响极为有限。从供需总量出发,“贸易战”对玉米价格影响有限,但仍需密切注意价格变化 。
为此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国内玉米价格变化,特别是注意国内外价格差,避免粮食价格大幅波动;二是继续关注临储拍卖情况,保障玉米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