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外贸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下同)增长14.2%。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 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3866.3亿元人民币,增长22.6%,增幅较全国高8.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55.2亿元,增长22.3%;进口2011.1亿元,增长22.9%;贸易逆差155.9亿元,扩大30.2个百分点。 一、2017年广西外贸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主要贸易方式保持增长态势,海关特殊监管方式微幅回落。2017年,广西边境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加互市贸易)进出口合计1469.8亿元,增长0.9%,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下同)38%。其中,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836.3亿元,增长5.8%,占21.6%;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633.5亿元,下降5%,占16.4%。一般贸易进出口1423.6亿元,增长70.4%,占36.8%。加工贸易进出口804.3亿元,增长25.5%,占20.8%;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157.8亿元,下降26%,占4.1%。 (二)民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增势明显。2017年,广西民营企业进出口1651.4亿元,增长24.4%,占42.7%;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进出口956.9亿元和624.3亿元,分别增长48.8%和21.1%。 (三)对东盟、美国、中国香港等主要市场增长态势良好。广西对东盟进出口1893.9亿元,增长3.7%,占49%,其中对越南进出口1626.3亿元,增长2.1%。对美国、中国香港、巴西和欧盟分别进出口285.9亿元、261.3亿元、200.3亿元和143.6亿元,分别增长54.5%、43.1%、70.7%和49%。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100.2亿元,增长5.2%,占54.3%。 (四)全区13市外贸实现增长。2017年,全区14个市中除贺州外,13个市进出口均呈增长态势。其中,进出口值前三位的崇左、防城港、南宁分别进出口1338.8亿元、768.5亿元和607.1亿元,分别增长9.9%、32.4%和48.8%。同期,北部湾经济区6市进出口3319.4亿元,增长21.6%,占85.9%;西江经济带7市(与北部湾经济区有重合)进出口2398.4亿元,增长21.9%。 (五)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2017年,广西机电产品出口793.9亿元,增长31.8%;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有重合)出口315.3亿元,增长37.4%;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04.3亿元,增长26.9%;农产品出口135.5亿元,增长4.3%;文化产品出口80.1亿元,增长161.8倍。此外,成品油出口61.4亿元,下降9.6%;陶瓷产品出口53.8亿元,增长16%。 (六)机电产品和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保持增长。2017年,广西农产品进口389.9亿元,增长55%,其中进口大豆275.3亿元,增长63.5%;机电产品进口353.6亿元,增长10%;铜矿砂、铁矿砂分别进口183.8亿元和103.9亿元,分别增长63.6%和64%;此外,原油进口76.3亿元,下降16.4%;锰矿砂进口27.5亿元,增长56.6%(以上商品不含边民互市贸易商品)。 二、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广西外贸快速发展 2017年,广西外贸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贸易方式、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市场布局不断优化。其中,贸易方式更趋合理,一般贸易实现高速增长,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边境贸易保持稳定,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加工贸易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凸显,增速明显。商品结构方面,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恢复增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显著带动出口提质增效。经营主体方面,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在外贸领域占领主导地位,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市场布局方面,广西在稳定对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份额的同时对其他主要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布局更加多元化。2017年,在外部需求提高、外贸政策落实力度加大、外贸结构不断优化的促进下,广西外贸扭转了2016年较为低迷的局势,呈现快速的增长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般贸易占比明显提高,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2017年,广西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结束了连续3年不断下降的低迷态势,增势迅猛,对外贸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2017年,广西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23.6亿元,增幅高达70.4%,成为增速最快的贸易方式,所占比重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36.8%。 进口方面,广西着力壮大优势产业,重点培育集群产业、强优企业,力促粮油加工、钢铁、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发展。行业龙头企业产能不断扩大,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旺盛,加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2017月,广西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大宗商品量价齐增。其中,大豆、铜矿砂及铁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75.7%、18.8%和28.4%,进口均价分别上涨4.1%、36%和34.4%,上述3者进口值合计525.7亿元,增长73.6%,对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贡献率为31.3%。 出口方面,得益于广西产业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逐步增强,产品知名度的提升带动出口增加,以一般贸易出口增势尤为显著。2017年,以一般贸易出口539.4亿元,增长73%。其中,机电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分别出口218.8亿元和97.5亿元,分别增长98.1%和2.8倍,上述2者进口值合计对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3%。 由于一般贸易进出口为地区带来的收益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更为直接,一般贸易的快速增长说明区内产业自主能力不断增强。 (二)边境贸易保持稳定,对其依赖性降低。长期以来,广西依托沿边优势,边境小额贸易在外贸中占据较大的份额。2015年,海关总署将边民互市贸易正式纳入海关贸易统计,对广西外贸形成有力补充。2016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值合计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46.2%。 广西与越南两地的主要产品在结构上虽存在互补性,然而因为都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又存在相互竞争性。此外,广西边境贸易多为通道型经济很少落地加工,缺乏产业链支撑,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受此影响,2016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开始出现萎缩,低迷的态势延续到2017年上半年。今年5月份以来,边境小额贸易虽逐渐回暖,但受前期降幅较大的影响,2017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836.3亿元,增幅仅5.8%。与此同时,在经历过2016年增幅高达88.7%的高速增长阶段后,2017年广西边民互市贸易增长动力明显不足。2017年,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633.5亿元,下降5%。 2017年,广西外贸发展对边境贸易的依赖明显降低,边境贸易所占比重为38%,较2016年下降8.2个百分点。 (三)第二轮倍增计划助推加工贸易进出口值转降为增。随着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的深入推进,广西充分发挥中央及自治区加工贸易专项资金杠杆作用,重点支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改善物流条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极大改善了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条件。2017年,广西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扭转了2016年下降2.6%的颓势。2017,广西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804.3亿元,增长25.5%,主要集中于南宁、钦州和北海这3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上述3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合计占同期广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91.2%。其中,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尤为显著。2017年,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长72.9%,对广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9%。 (四)需求复苏促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恢复增长。受要素成本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影响,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促使一些制造企业将生产工厂转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受此影响2016年,广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大幅下降26.8%。2017年5月份以来,随着全球对纺织服装等产品需求的回暖,尤其是欧美经济持续复苏促进需求改善,广西抓住机遇进一步巩固传统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2017年,广西出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504.3亿元,增长26.9%。其中,出口服装185亿元,增长50.4%;出口鞋45.1亿元,增长46.8%;出口玩具26.1亿元,增长4.4倍。同期,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均实现倍增,分别出口30.3亿元和21.4亿元,均增长1.3倍。 (五)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显著,外贸出口提质增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广西产业结构升级,新的外贸发展优势正逐渐显现。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广西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着力培育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产品等高端产业,推动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出口提供更多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17年,广西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出口值分别增长31.8%和37.4%,均高于广西外贸出口整体增速。与此同时,上述两者在广西外贸出口总值所占比重分别较2016年提高3.1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有效促进广西外贸提质增效。 (六)各贸易主体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内生动力增强。为切实优化企业投资和发展环境,在降成本“41条”政策的基础上,2017年5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正式出台《广西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意见》,提出了“新28条”,再助企业降低成本。“新28条”包括降低投资税费、融资成本、用地成本和用电用气用水成本。政策实施后,有效降低企业成本,为广西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重大利好。此外,此外,南宁海关大力推动通关一体化改革,实施北部湾“集疏运一体化”改革,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压缩货物通关时间三分之一,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力广西外贸持续向好发展。2017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651.4亿元,增长24.4%,对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5%。民营企业作为广西外贸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支撑外贸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广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吸引外资工作,积极利用外资,使得外商投资企业为广西外贸发展注入较强的活力。2017年,广西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56.9亿元,增长48.8%,对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4%。 (七)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经济整体向好,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也有所改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值达54.7%的较高水平。综合来看,2017年全球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力度有所增强,外部需求明显提高。广西在稳定对传统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份额的同时,对其他主要进出口市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7年,广西加大对美国、中国香港和欧盟的进出口力度,分别增长54.5%、43.1%和49%,对上述3者进出口值合计690.8亿元,增长48.9%,对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贡献率为31.8%。同期,广西积极开拓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上述3大市场进出口值分别增长67.6%、42.8%和1.2倍,进出口值合计707.5亿元,增长69%,对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贡献率为40.5%。 三、2018年广西外贸形势分析 2017年,广西外贸进出口实现快速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形成全面开放格局下,2018年外贸进出口既受到有利因素的推动,同时,伴随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仍面临不小的挑战。再加上2017年广西外贸规模基数较高,支撑外贸持续大幅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 (一)积极因素。 一是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激发市场活力。近两年以来,国家及广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外贸稳增长和调结构的政策,形成了支撑广西外贸向好发展的政策体系。2017年7月1日起,《广西沿海铁路货运价格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该方案对广西沿海铁路货物运价进行调整,总运量90%以上的货物运费都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集装箱等高附加值货物运价降幅较大,每吨公里降价0.04元,降幅达20%。综合物流成本降低,将促进广西海铁联运发展。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将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利好广西外贸持续向好发展。 二是税收政策调整,进口成本降低、出口竞争力提高。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关税调整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948项进口商品在最惠国税率基础上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继续鼓励国内亟需的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其中,为了满足国内居民消费升级需求,187项新调整的进口消费品暂定税率已于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日用品、衣着鞋帽、家用设备、文化娱乐、日杂百货等。此外,2018年7月1日,信息技术产品将实施第3次降税,在实施降税后,27项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将低于现行的进口暂定税率。税收政策的调整,将合理降低进口成本。出口方面,取消11项钢材产品15%的出口关税,并降低了普通钢坯、合金钢坯、三元复合肥等商品的出口关税,有利于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南向通道优势明显,促进贸易合作。广西充分利用沿海、沿边、沿江及多种经济圈交汇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三大定位”,不断完善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积极参与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南向通道作为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海陆贸易新通道,不仅缩短了物流时间,也大幅降低运输成本。借助于南向通道建设,既有利于推动广西建立起以多式联运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物流体系,也将进一步促进广西与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合作。 四是通关改革持续发力,贸易便利化不断提升。2017年以来,海关大力推动“三互”大通关建设。其中,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二期项目于今年3月完成了系统开发、部署、调试以及数据评估测试等工作。“单一窗口”的运行拓宽了各口岸管理部门间的互联互通,扩大了海关与检验检疫等部门“三个一”通关合作的覆盖范围,简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降低企业通关成本。2017年7月1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实现了广西外贸进出口企业可在全国任意一个海关报关,消除了申报的关区限制,使得海关执法更统一,也实现货物通关环节由过去的海关审定转变为企业自行申报,通关效率大幅提高。此外,南宁海关推进北部湾港集疏运一体化改革,优化监管流程,对在广西北部湾4个港区间通过穿梭巴士驳运的集装箱货物,实现“同城互认”。随着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通关便利化将进一步提速广西外贸发展。 (二)面临挑战。 一是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市场需求尚未根本改善。在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中,传统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源和大宗商品、建筑与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在美联储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对利率变化敏感的建筑和房地产等行业将会受到更大冲击,预计2018年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弱化。与此同时,一些长期信奉自由贸易的主要经济体把收入差距、贸易逆差等一系列问题主要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在这些经济体出现了政策的转向,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诸多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使得外部市场需求存在不稳定性,广西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 二是价格上涨因素的效应消失,国际贸易相对减速。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在2017年年初达到高点,之后价格波动趋缓,四季度价格明显回落。2017年以来,广西进口铁矿砂均价逐季回落,4季度进口均价较1季度下跌30.7%。此外,4季度煤炭和大豆的进口均价较1季度分别下跌10.1%和6.6%。从供需的角度来看,能源和大宗商品全球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从货币因素来看,美联储加息和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行动将抑制价格上涨。因此,未来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价格上涨因素对贸易额的影响将逐步消失。在此背景下,能源和大宗商品的贸易增速将回归常态。 三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出口承压。2017年下半年以来,广西外贸出口回暖迹象较为明显,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新兴高端制造业进一步兴起,尤其是美国税改促进制造业回流;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利用劳动力低成本等优势吸引制造业投资,中低端制造业快速崛起。国际市场的双重挤压加之国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得出口方面压力不减。 四是新兴贸易业态发展仍显薄弱。2017年6月份,广西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但由于起步较晚,体量仍然偏小。2017年,广西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897万元,几乎全部为进口,出口不足万元。与此同时,外贸综合服务体进出口发展迟缓,进出口9.5亿元,下降9.7%。 五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利于整体发展。由于广西各地市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全区14个市对外贸易能力差距也十分突出。2017年,北部湾经济区六市进出口3319.4亿元,占同期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85.9%。同期,玉林、贵港、河池、来宾和贺州等内陆城市外贸进出口值所占比重均不足1%。这种外贸规模相差悬殊的状况不利于广西外贸的均衡、持续发展,增加了外贸发展的不稳定性。 四、相关建议 (一)加快贸易方式转变,促进外贸发展。做大做强一般贸易,促进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进配套产业链条落户,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增值率;稳定、巩固边境贸易,围绕产业兴边大力发展边境特色加工贸易,变通道经济为产业经济,促进边境贸易转型升级。 (二)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发展能力。坚持外贸大中小企业并重、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激发各贸易主体市场活力。提高外贸公共服务水平,减税降费切实降低企业负担,鼓励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增强外贸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关税调整,优化外贸商品结构。利用进、出口商品税率的调整,促进外贸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鼓励进口特色优势产品,推动百姓消费升级;加强对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的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升级的促进作用;引导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安排进口,增加有效供给,确保供给侧改革成效持续释放。与此同时,利用政策优势,加大区内过剩产能的出口力度。 (四)创新发展中高端制造,培育增长新动力。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贸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沿着制造业高端化、信息化、服务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广西制造”向产业链中高端挺进。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自由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形成促进外贸发展的新动力,提高外贸发展质量效益。 (五)深入推进贸易伙伴多元化战略,优化对外贸易布局。推动进出口市场结构从传统市场为主向多元化市场全面发展转变,在深耕对东盟、美国、中国香港和欧盟等发达市场的同时,加强对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研究和开拓力度。充分发挥广西“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利用好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及沿边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渝桂新”铁海联运国际大通道为依托,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和经贸往来,提速外贸发展。 (六)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型贸易业态。依托已建成的大型保税物流园和出海港口等出口通道,结合广西本地优势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加快建设形成集物流、支付为一体的电商体系。此外,培育、壮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建立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政策支持。 (七)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实现区域外贸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两大增长极在广西外贸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统筹兼顾左右江革命老区加速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之间的合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结构,有效推动广西各地市外贸发展趋于均衡,以实现整体可持续健康发展。 (供稿:统计处 粟端 杨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