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出口节能灯5686万只,比去年同期(下同)减少31.8%;价值3.4亿元人民币,下降39%;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只6元,下跌10.5%。
一、第一季度福建省节能灯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出口走势持续疲软。2015年3月以来,福建省节能灯出口陷于疲软,月度出口量均在3000万只以下的低位,3月份当月出口2006万只,同比增加32.5%,环比增加47.5%;出口平均价格触底反弹,在2月份出口价格创历史新低后,3月份当月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只6.4元,同比下跌13.8%,环比上涨12.7%(下图)。
(二)一般贸易出口占逾9成,特殊监管区出口逆势增长。第一季度,福建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节能灯5612万只,减少31.7%,占同期福建省节能灯出口总量(下同)的98.7%。同期,以海关特殊监管区方式出口74万只,增加20.7%,占1.3%。
(三)外商投资企业占近六成。第一季度,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节能灯为3212万只,减少38%,占56.5% 。同期,民营企业出口2362万只,减少23.4%,占41.5%。
(四)主要出口至美国、拉丁美洲、东盟和欧盟。第一季度,福建省对美国出口节能灯2626万只,减少30.8%;对拉丁美洲出口884万只,减少52.7%;对东盟出口617万只,增加5.3%;3者合计占72.6%。同期,对欧盟出口485万只,减少15.4%,占8.5%。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准入门槛过低,统一规范及行业产品标准缺失。为推动“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国家发改委制订“白炽灯淘汰路线图”,初步计划2018年起国内不再使用白炽灯,受此消息刺激,大批中小型节能灯企业应运而生。节能灯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着技术水平低、成本高、污染较重等问题,而我国行业相关标准及产品评定标准依旧规范不足,导致节能照明行业门槛过低,产品鱼龙混杂,“非节能却打节能牌子”的滥竽充数现象时有发生,这无形之中扰乱了整个市场的正常运作。此外,节能照明产品的质量节能认证体系和标准规范也尚不完善。由于缺少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数据,众采购商和经销商无从选择识别优劣产品,因而产品在安装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屡见不鲜[1]。
(二)节能灯市场份额逐渐被LED灯占据。LED(发光二极管)依靠半导体异质结中的电子通过势垒产生的能量迁越直接发光,其能量转换效率接近百分之百。相比节能灯,LED灯具虽然售价较高,但其功耗仅相当于同等亮度节能灯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寿命则长达普通节能灯的5到10倍。此外,LED灯具还有可控制、不含汞、光线柔和、光谱纯,有利于环保及保护视力等优点。根据预测,LED灯具价格将以每年20%的幅度递减,用LED灯具替代节能灯逐渐形成一种趋势。
(三)节能灯回收利用尚有缺陷,致使环境压力大。节能灯管内含有汞,废灯管如果处理不当,其中的汞就会散播到空气中污染环境,由于汞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废弃的节能灯管破碎后,立即向周围散发汞蒸气,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0-20毫克,远超国家规定的汞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0.01毫克/立方米。此外,含汞玻璃碎片对土壤、水源污染严重,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标,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肾等,危害人体健康。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回收节能灯管的相关规定,更没有统一回收的操作模式,废旧节能灯的汞隐患还将继续“潜伏”下去。
[1] 《节能灯发展存缺陷,制约行业前进问题浅析》,中国电工网,2015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