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6年上半年,安徽省进出口总值1310.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0.9%。其中,出口842.8亿元,增长3.4%;进口467.7亿元,下降3.4%。
6月当月,安徽省进出口229.3亿元,增长2.1%。其中,出口144.1亿元,下降6.2%;进口85.2亿元,增长20.2%。
以美元计价,上半年进出口201.7亿美元,下降4.8%。其中,出口129.8亿美元,下降2.4%;进口71.9亿美元,下降8.9%。
6月当月,进出口35.2亿美元,下降4.1%。其中,出口22.1亿美元,下降11.8%;进口13.1亿美元,增长12.8%。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下分析以人民币值为准。
一、外贸完成情况
(一)5月份冲高后,6月份明显回落
5月份,安徽省进出口260.7亿元,增长19.5%,外贸值和增幅均创今年以来最高。6月份,进出口值回落至229.3亿元,增幅仅为2.1%,比5月份增幅回落17.4个百分点,且环比下降12%,未能延续5月份较好的增长势头。
(二)时间过半,任务未过半
因去年下半年完成外贸值比上半年多出426.8亿元,造成今年上半年虽实现外贸正增长,但呈现时间过半,任务未过半,缺口较大态势。
以人民币计价,按全年外贸正增长(2015年基数为2975.3亿元)目标测算,上半年须完成外贸进出口1487.7亿元,实际完成1310.5亿元,完成上半年计划进度88%,缺口177.2亿元。
以美元计价,上半年须完成239.2亿美元,实际完成约201.7亿美元,完成上半年计划进度84.3%,缺口37.5亿美元。
(三)下半年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以人民币计价,下半年月均需完成277.6亿元,比上半年月度均值提高59.2亿元,提幅达27.2%,接近3成。
以美元计价,下半年月均需完成46.2亿美元,比上半年月度均值提高12.6亿美元,提幅达37.8%,接近4成。
二、主要特点
(一)园区外贸带动不足
上半年,安徽省18个国家级园区(包含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合计进出口420.5亿元,增长1.2%,比全省外贸增速仅快0.3个百分点,带动作用不足。
其中,除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外的国家级开发园区中,排名前4位的合肥高新区、芜湖经开区和滁州经开区分别进出口86.7亿元、72.6亿元和16.3亿元,分别增长32.3%、8.3%和9%;合肥经开区进出口72.9亿元,下降5.3%。
海关特殊监管区中,合肥出口加工区进出口88.5亿元,下降31.6%,降幅较大,对全省园区进出口的负影响最大;芜湖综保区进出口40.9亿元,增长35.3%。此外,合肥综保区和蚌埠B保外贸值仅为1.9亿元和0.1亿元,规模较小。
(二)重点地市表现不佳
上半年,安徽省外贸4强中,除芜湖市进出口201.5亿元,增长30.8%,表现较好外,合肥、铜陵分别进出口540.3亿元和136.6亿元,分别下降8.9%和7.8%,2市合计拉低上半年全省外贸增速5个百分点。同期,马鞍山进出口77.1亿元,分别增长1.1%,增幅过小。
上半年,皖江城市带合计进出口1141.2亿元,增长1%,与全省增幅基本持平,带动作用不足。此外,皖北6市合计进出口149.3亿元,下降2.1%,未能保持去年外贸增速高于全省的态势。
(三)骨干企业动力不足
上半年,安徽省外贸10强企业中,除华文国际和芜湖美智空调分别增长12.3%和2.6倍外,其它8家均出现下降,且降幅均达到2位数,8家企业合计拉低上半年全省外贸增速6.4个百分点。
其中,榜首企业联宝公司(3家)进出口86亿元,下降32.6%,降幅最大,拉低全省增速3.2个百分点;铜陵有色、金隆铜业、马钢分别进出口68.6亿元、48.9亿元和33.9亿元,分别下降11%、10%和11.5%。
(四)加工贸易比重下降
上半年,安徽省加工贸易进出口287.6亿元,下降4.1%,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比重为21.9%,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
安徽省加工贸易比重在2014年达到23.8%的历史高位后,总体呈冲高回落态势,比全国平均比重低出约10个百分点。
(五)拳头商品下降较快
上半年,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8.6亿元,下降10.5%。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51.9亿元,下降20.8%。同期,汽车出口30.6亿元,下降35.9%;液晶显示板出口24.6亿元,下降39.3%。
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进口129.6亿元,下降11%。其中,机械设备进口47.2亿元,下降15.1%;铜矿砂进口123.1亿元,下降9.4%;铁矿砂进口27.5亿元,下降9.4%;塑料原料进口14.1亿元,下降14%。
(六)传统产品有所增长
上半年,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66.7亿元,增长13.5%;家电出口73.2亿元,增长30.9%;文化产品出口5亿元,增长39.8%。
进口方面,农产品进口63.9亿元,增长25.3%;食品进口54.5亿元,增长33.4%;铜材进口16.4亿元,增长57%。
三、形势分析
(一)外贸排名压力较大
上半年,安徽省外贸排名中部第3位,今年以来连续3个月被江西超越,且与江西省的差距达72.7亿元。
同期,安徽省外贸排名全国第16位,比2015年下滑1位。
(二)回稳向好尚不稳固
上半年,我省重点地市、骨干企业等表现低迷的现状尚未根本改观,外贸发展的结构性难题依然突出。一是从重点地市看,作为龙头的合肥市今年以来进出口值一直处于负增状态,对全省影响较大;二是从单月情况看,虽然5月全省外贸实现全面增长,趋势向好,但6月环比又回落12%,未能延续上月势头;三是从累计情况看,上半年增幅与1-5月份持平,未能继续提高。其中,出口增幅回落2.8个百分点,进口降幅虽收窄4.2个百分点,但铜铁两矿、机械设备等重点商品进口下降趋势仍未改观。
(三)调研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合肥海关对全省16地市320家重点企业调研显示,安徽省2016年外贸保增长的难度很大,缺口高达53亿美元。
此外,合肥海关调研编制的出口先导指数显示,今年6月,有71.4%的企业认为订单减少或持平;89.3%的企业认为成本上升或持平;67.9%的企业对未来信心下降或持平。
(四)亟待关注虚假贸易
据海关总署反馈数据显示,上半年安徽省已被核实为虚假贸易,被采取暂缓统计的外贸值达23.1亿元人民币,涉及9市,共53家企业。其中,马鞍山市被暂缓统计10.2亿元,安庆、宣城、蚌埠分别被暂缓统计6亿元、3.1亿元和1.5亿元。
四、对策建议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外贸尚能跟上去年同期进度,但去年年底(11、12月)全省外贸增速较快,造成今年下半年同比基数较大,今年上半年0.9%的增速仍然偏低,难以保障全年实现正增长。按平均时序进度测算,今年前10个月需同比增长9%,7-10月需月均实现近300亿元,才能实现全年正增长。
为此,合肥海关建议,抓住国家深化改革、出台促进政策的机遇,进一步巩固、扩大、培育外贸增长点,力争实现全年外贸回稳向好的目标:
(一)持续深化改革,化解结构失衡斥力
抓住今年7月1日起,国家全面推行资源税改革的机遇,制定完善21个税目从价计征的配套措施,密切各部门联系配合,促进政策尽快落地生效,切实减轻我省铜、铁矿企的税费负担。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将节余资金用于先进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冶炼行业和其他产能过剩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和高端延伸。此外,加快“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的建设和改革,推进自贸区、跨境电商等创新监管措施复制推广,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化解我省外贸主体、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新的亮点和增长点的斥力。
(二)抓住政策机遇,培育创新发展动力
继6月8日国务院决定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6月24日国务院又批准了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方案。建议我省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为抓手,做大做强做优外贸主体和开放载体,打造安徽省外贸发展新的支撑带。一是通过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吸收等方式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通过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境外营销服务网点、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采用BOT等多种方式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开辟新市场和新领域;三是通过加快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和综合服务机构建设等进行组织管理创新,提升外贸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
(三)迎接产业变革,增强转型升级群力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酝酿并进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将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未来经济格局。安徽省外贸要彻底扭转位次下滑,增速减缓,结构不优与在中部率先崛起,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矛盾,就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实现弯道超车,超常规发展。为此建议我省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有效改变传统产业低投资、低拉动、低效率的现状,积极引进高智能、高投入、高效益的新型产业,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融合。同时,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放宽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谋划好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大局,把智力与草根、线上和线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融合起来,将众多市场主体的“微行为”,汇聚成转型发展的群力。
(四)实施联动发展,扩大外贸发展合力
实现外资、外经、外贸“三外联动”和内外贸融合发展,增强我省走出去、引进来、留得住、做得强的外贸整体竞争力。一方面,促进我省优势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走出国门,破解我省经济发展的市场、资源和技术瓶颈,提高走出去的组织水平、构建跨境产业链,带动更多的安徽企业扎根海外,发展总部经济。另一方面,利用好现有国家级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跨境电商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基础条件和政策优势,做好招商引资、引智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大力鼓励和培育根植型外企和本埠型民企发展,进一步加大外贸进出调度的空间和力度,形成外贸发展的合力。
(合肥海关综合统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