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出口增速出现大幅下滑;2010年实现恢复增长,进出口总额及出口、进口额均创历史新高。在装备制造业经受危机考验、产业竞争力逐年增强的同时,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多。
装备制造业是国外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行业
2009至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被诉贸易救济调查总计86起,占同期国外对华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总数的16.7%。在反倾销调查领域,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被诉案件大幅增加,2009至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被诉的反倾销调查共计72起,占同期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6.5%,仅次于冶金和化工行业,成为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第三大涉案行业,年均发案10起。
在反补贴调查领域,装备制造业为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第二大涉案行业。从国外对华装备制造业涉案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情况看,对中低附加值产品,主要采取反倾销措施;对高端和高附加值产品多启动的是反补贴调查或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总体来看,近年来,光伏和风机已成为国外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点领域。2011年以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将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目标转向能源装备领域,先后对我国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
装备制造业成为美国涉华337调查的重点领域
据统计,2012至2015年,美国337调查全球及涉华案件均呈下降态势,然而,中国仍是美国337调查的主要目标国。2012年涉华337调查同比下降33.3%,但仍与我国台湾地区并列美国337调查涉案国家排名之首;2013年涉华337调查与上年持平,仍居美国337调查涉案国家排名之首;2014年涉华337调查同比下降33.3%,2015年涉华337调查同比下降16.7%,但仍是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从涉案产品看,近年来,美国337调查的目标已由低端产品向高技术产品转移。与前几年337调查多针对加工产品、日常消费品等不同,近几年,4G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微型机电系统、履带起重机、传感器等高技术装备产品成为美国对华337调查的重点。
从应诉情况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涉案企业胜诉率总体不高,其中胜诉的案件(申诉方撤诉及侵权不成立)占比仅15.1%,低于我国企业的整体胜诉率(约40%)和全球的平均胜诉率(约70%)。
严格的投资壁垒影响我国装备企业国际化
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大了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力度,2014年,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审查涉及制造业的交易共69笔,其中,计算机和电子产品交易占制造业交易的42%,机械和运输设备各占13%。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对中国资金带来的安保威胁的可能性保持警惕,来自中国的投资是审查的主要目标。2012年3月,三一集团美国子公司罗尔斯公司收购的风电场项目由于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被命令禁止,并成为少数上升到总统禁止令的案件。尽管2015年三一集团与CFIUS和解,禁令解除,但仍错过了企业投资的最佳时期。2015年9月中国紫光集团计划出资38亿美元获得美国西部数据15%的股份,但2016年2月23日CFIUS通知将介入调查,24日紫光宣布放弃入股西部数据。紫光还曾在2015年夏季向美国美光科技发出收购要约,但并未得到回应,谈判也没有进展。而正在寻找买家的美国老牌半导体生产商仙童半导体原本将中国华润集团等作为优选买家,但由于顾虑政府审查,2016年2月宣布优先考虑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公司。
对中国高端装备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对我国实施严格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2011年以来,美国出口管制改革虽放松了对部分物项的管制,但对中国产品依旧严格:2014年,还加强了对中国香港转口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的管制;2015年,更是规定不允许使用RPL许可例外,即对于出口中国的产品在返美进行设备和零件的维修与更换后,需要再次申请许可才可以运回中国。截至2015年底,美国已对其企业向我国82家机构(公司)的出口、复出口和国内转让活动实施许可限制,涉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AVIC)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设的研究所,北京航空杨浦科技投资公司及其分公司等。
美国还试图通过限制出口那些我国科技人员可能接触或学习到的美国先进技术,延缓我国装备领域高端仪器的研制进程。此外,美国还对我国12家最终用户及物项出口的最终用途实施监控,将中国对这些高技术产品的使用情况置于全面监控之下,严重影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
本文已收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