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产品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我国进口的肉类产品种类主要有猪肉、牛羊肉和禽肉,每年进口肉类产品货值约占我国进口食品农产品总值的5%。2015年全国进口肉类总量244.79万吨,同比下降7.74%。其中,进口牛肉48.53万吨,同比增长40.65%;进口羊肉、猪肉、禽肉分别23.26万吨、133.71万吨、39.3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4.86%、12.07%和17.8%。检验检疫部门经调研分析发现,多重因素影响了我国去年肉类进口。
国外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猪肉进口格局
我国从美国、加拿大、波兰进口猪肉约占进口猪肉总量的半壁江山。2014年下半年,我国对检出莱克多巴胺阳性的多家美国企业采取了暂停进口的措施,质检总局要求美国、加拿大实施莱克多巴胺控制计划,只有实施此控制计划的企业才能向我国出口猪肉产品,2015年进口美国、加拿大猪肉分别降低40.07%和13.68%。2014年波兰境内确诊2例非洲猪瘟后,我国对波兰的所有猪肉进口颁布了禁令。2015年,我国进口欧盟猪肉92.75万吨,约占同年进口猪肉总量的70%,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猪肉供应地区。
两方面原因导致国内羊肉产能过剩
一方面,国内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生后,各地暂停了活羊跨省和省内调运并关闭活羊市场,在活羊调运放开后,前期压栏的活羊集中出栏,一些养殖户甚至开始恐慌性抛售。另一方面,2015年内蒙古地区降水量下降了18%,牧民储草量偏少,为减少饲草压力,农牧民加快出栏。两大主要因素造成了大批活羊集中出栏现象,短期内大量羊肉供应市场,迅速拉低了国内羊肉价格,在进口利润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一些进口商主动放弃进口订单,等待国内过剩产能消耗完毕。2015年,我国进口羊肉主要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乌拉圭和智利。
美国禽流感疫情导致禽肉出口量下降
美国禽肉产品曾经凭借巨大的价格优势,一度占据中国进口禽肉60%的市场份额。2014年12月,美国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及华盛顿地区的一些野生鸟类群被发现携带H5N8和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我国随即禁止进口美国禽类及相关产品。2015年美国禽肉全面被禁后,对华出口量暴跌81.38%。尽管中国从波兰、巴西、智利等其他国家进口的禽肉都有所增长,但进口总量仍出现下滑。2015年,我国进口禽肉39.30万吨,同比下滑17.8%。
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推动牛肉进口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牛肉需求量持续上升,但国内牛肉供应增长乏力,基本维持在年产600万吨左右,与市场需求目标仍有100多万吨的差距。随着中澳、中新等自贸区工作的不断推进,进口肉类税率逐年下降。国外优质草场资源和低廉的饲料成本,使得进口牛肉到岸完税价格具备明显优势,且进口牛肉以良好的口感和稳定的质量逐渐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质检总局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牛肉进口要求,加快推进产品准入,促进了牛肉进口。2015年,新批准或恢复22家牛肉企业对华出口,提高了进口牛肉供应能力。
目前,各国纷纷抢占中国肉类市场。我国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牛肉市场,新西兰第一大羊肉进口国,也是2015年世界排名前三的猪肉进口国之一。但是,我国肉类进口总量占国产总量的不足3%,占国内消费总量比例较低,我国对进口肉类刚性需求依然旺盛,质检部门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多措并举发挥供需关系的杠杆调节作用,对进口商积极指导,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更好满足我国消费市场的需求。
本文已收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