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科技创新>  正文

2015年深圳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 同比增长40.84%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6-05-07 17:58:14  来源:南方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2014年6月,广东省启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省各地狠抓落实、你追我赶,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作为“1+1+7”区域创新格局中的龙头之一,深圳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和《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三箭齐发”助力创新,致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当中国创新型城市的排头兵。南方日报记者历时一个多月,深入现场采访调研,聚焦全球视野下的深圳创新,揭示其背后的新动力、新路径和新模式。从今日起,南方日报推出系列报道,透视中国经济创新转型的深圳样本和广东经验,敬请垂注。

  北京时间5月6日凌晨,深圳光启集团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启动创新孵化器建设,总投资3亿美元。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以色列设立非财务投资目的的科技基金及孵化器。

  在创新引领下走向世界,深圳的创新速度也不断提升。2015年,深圳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同比增长40.84%,平均一天就有46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4.05%,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依靠创新驱动,深圳发展动力十足:2016年一季度,深圳GDP增长8.4%,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555.16亿元,增长12.1%。

  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在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改革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的永恒主题,是深圳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

  作为特区,深圳之“特”过去更多地体现在政策探路,现在则更多体现在转型创新。30多年前,“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发展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如今,一天46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则成为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新注解。

  专利开发速度:

  一年专利申请量突破10万件

  空间技术平台“云端”号,让人变身“钢铁侠”的马丁飞行喷射包……来自深圳光启的“黑科技”引人瞩目。这家由海归刘若鹏于2010年创立的企业,6年来申请专利总量超过3200件,成为世界超材料领域的领跑者。

  专利开发的深圳速度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据统计,2015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5481件,年增长近三成,其中发明专利达40028件;至2015年底,深圳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存量已经达到了83903件,专利密度已达到73.74件/万人,居全国各大中城市榜首。

  在另一项反映全球知识产权优势的指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只有30多年城市史的深圳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2015年达到13308件。

  深圳甚至诞生了“不卖产品,只卖专利”的企业——2004年成立的超多维公司没有厂房只有实验室,其650件专利申请数量中80%以上是发明专利,覆盖3D显示产业各个环节。

  在发明专利井喷的背后,深圳自2013年以来每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都占GDP的4%以上,与韩国、以色列相当。

  深圳坪山,比亚迪EMC(电磁兼容性)实验室中,一辆电动大巴正在进行电磁干扰测试。“能装下大巴的EMC实验室,全世界只有比亚迪有。”比亚迪公司高级副总裁、汽车产业群总工程师廉玉波说。

  曾用329天建成国际水准生产线的比亚迪,累计投入超10亿元建设碰撞安全、EMC、NVH(噪声、震动和声振粗糙度)三大实验室,主要用于测试新能源汽车。

  大手笔的投入和加速快跑的研发效率给企业装上发展新引擎。截至2015年4月,成立20年的比亚迪共申请专利12580项,获得专利授权8846项,平均每天有1.2项专利在这里产生。凭借惊人的创新速度,比亚迪去年超过特斯拉、日产等,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华为、中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华星光电在平板显示领域,腾讯在互联网领域,大疆在无人机领域……这些深圳企业都在短短十数年的时间里成为国内企业PCT申请量前十名的企业。

  企业裂变速度:

  半年创估值10亿美元“独角兽”

  3年前,肖文杰决定从腾讯辞职创业。现在,他创办的“分期乐”用户数超过800万,2015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在腾讯离职员工孵化梦想的共同平台——“单飞企鹅俱乐部”,超过1.5万名“单飞企鹅”成为深圳创新创业大军。截至2015年下半年,腾讯离职员工创立的公司中,已有30家企业估值超过1亿元。

  与硅谷数十家半导体公司都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一样,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壮大,深圳的创新型企业快速裂变出一批新的创新型企业。由华大基因前CEO王俊等人创办的碳云智能,不到半年便完成A轮股权融资,估值近10亿美元,被称为“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公司。“我们想用科学技术做点老百姓能用的玩意。”王俊说。

  从跟进模仿到自主创新,深圳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价值链上游的行动,构建起了深圳强大而独特的创新生态体系,在创新企业中成长的创业者更快、也更容易实现创业梦想。

  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后”企业华为、中兴,到“90后”企业腾讯、比亚迪,再到“00后”企业大疆、华大基因,“10后”企业光启、柔宇科技,深圳一代代创业者高举创新大旗,瞄准未来技术趋势持续发力。

  创新要素聚集带来的裂变效应,也使得创新企业、创客群体不断壮大。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24家,约占广东“半壁江山”;深圳开放制造空间、创客工场等创客机构达到107家,创客人员超过1万人。

  产业创新速度:

  “一天之内定制一部手机”

  “想要制造一款创新的科技产品,你离不开深圳。”在距中国约8000公里的全球第二大创新之都——以色列特拉维夫市,Robit机器人的创始人Shlomo告诉记者。

  在“硬件天堂”华强北,高效率、低成本的产业链条让微软等国际巨头羡慕。“华强北一天就能定制一个方案,楼上楼下就可以买到一部手机的所有零部件”。

  把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全球产业创新的新中心在深圳逐渐成形。

  柔宇科技在深圳和硅谷同步设立研发总部。创始人刘自鸿认为,硅谷是全球技术创新的聚集地,有最前沿的信息,而深圳供应链发达,可以把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两地结合让研发端和产业端合作互补,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齐头并进。

  “全球市场+以深圳为中心的全球设计研发+珠三角制造”,这样的创新模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IBM、甲骨文、三星、西门子等超过30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说,深圳产业链的优势吸引着全球研发资源和创新人才,进一步增强了深圳的优势。

  “深圳高科技产业是中国创新发展的典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认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深圳经济引人注目,很好的创新环境,聚集了大批创新型企业,在全球也是非常特殊的经济现象。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马兴瑞说,深圳将围绕“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既要质量和效益,也要速度和规模,力争为全国全省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做出更大贡献。

  一天46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表明,创新驱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杀出一条血路到闯出一条创新路,深圳再次为中国转型升级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