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经济贸易>投资>  正文

6月发改委批2500亿基建项目 地方涌新一轮投资潮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30/2015 22:37:1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稳增长、促投资的大形势下,地方新一轮的基建高潮即将兴起。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近期,各地召开了一些公路、铁路和机场建设的推进会。同时,发改委对地方上报项目的审批也逐步宽松。“例如审计署对一些地方项目的未批先建,以前的态度都是批评,现在基调有些改了。”董焰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仅仅6月份一个月内,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基建项目投资金额已达2500多亿元。

  6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本月第二批获得批复的3个基建项目: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148.9亿元;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后,新增建设项目总投资148.6亿元。北京首都机场运行保障配套设施改造工程按照满足2020年首都机场运行保障需要目标进行,总投资5.06亿元。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6月10日发布了7个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项目批复,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元。

  除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项目之外,各地也在积极地筹备一些上马的项目。

  陕西计划开工西安至银川客运专线,西银高铁项目陕西段有164公里,计划工期5年。项目建成后,银川至西安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至3小时。这是陕西省交通厅厅长冯西宁在全省公路建设专题会上透露的。

  

基建主题基金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今年以来收益 手续费 操作
180013 银华领先策略 57.68% 1.50% 0.60% 购买 开户购买
202027 南方高端装备灵活 41.95% 1.50% 0.60% 购买 开户购买
160805 长盛同智优势 27.52% 1.50% 0.60% 购买 开户购买
202021 南方小康产业联接 25.70% 1.20% 0.60% 购买 开户购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天天基金研究中心,截至日期:2015-06-29

  西安至银川的路线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接近铁总的一位人士表示,陕西和宁夏方面对于这条铁路寄望已久。

  不过,该线路的资金筹集是个很大的问题。上述人士表示,西银高铁投资体量属于中等,大概会有两三百个亿,但对陕西和宁夏来说,仍是很大的数目。不过按照以往的惯例,资本金只占总投资的四五成,此外,对于这种中西部地区的铁路,政府会大力支持,最终,投资的大头可能会是铁总,地方政府只是以征地拆迁折价入股。

  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也动作不断。

  继京唐铁路传出有望年内开工的消息后,又一条重量级的线路也呼之欲出。

  日前,天津市重点规划编制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作为同时贯穿京津冀三地的首条城际高铁线路,京滨城际铁路前期规划方案已经初步确定。

  据了解,现有的京津城际铁路由北京南站始发,经亦庄、武清等地到达天津。不过,这条城际铁路并未经过河北,而规划中的京滨城际高铁不仅连接北京与天津,而且将从北京先途经河北香河,再到天津宝坻,最后往南到天津滨海新区。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大多数铁路和城轨项目的投资依然靠铁总和地方政府来完成,这是由城轨、铁路的公益性大、投资周期长、盈利预期差等性质决定的。

  不过,也有一些少数项目吸引到了民资。

  据青海当地媒体报道,日前,青海塔尔丁至肯德可克地方铁路PPP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订。

  这是继去年红柳至一里坪地方铁路BT施工总承包合作模式后,青海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探索招商引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的又一次尝试。合作方为中铁十一局集团。

  据了解,塔尔丁至肯德可克地方铁路项目全长91.8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开工建设的塔尔丁至尕林格段线路长43公里,估算总投资13亿元,工期2年。该项目建设主要是为柴达木西南部的肯德可克、野马泉、尕林格及索拉吉尔矿区的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外运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董焰表示,能够吸引到民资、采用PPP模式的铁路大多为短途的货运铁路。  稳增长措施跟踪审计出炉:557个已批项目没有按计划开工

  昨日(6月28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中专门列明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

  审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跟踪审计发现部分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周期长、开工不及时、建设推进慢。如有43个项目向中央主管部门申报超过半年未获批复,最长4年7个月;另557个已批准项目未按计划开工。

  财经评论员李文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去年底开始,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逐渐倾斜至稳增长领域,而地方落实情况变得尤为关键,审计在打通“肠梗阻”上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关键。

  2014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

  按照这一要求,审计署去年以来就开展了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工作,着力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相关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情况。其中,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情况是特别的重点。

  根据审计结果,557个已批准项目未按计划开工,其中56个是2013年及以前批准的;有43个项目向中央主管部门申报超过半年未获批复,最长4年7个月。

  从在建项目推进情况看,46个重大水利工程2014年度投资计划(中央投资382.37亿元)至年底仅完成68%,其中4个低于20%;国家石油储备二期规划的8个基地中,有3个工期延长,最长延迟3年;还有6个铁路项目多报投资完成额29.31亿元(占25%),5个水利项目多报22.3亿元(占21%).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截至今年6月上旬,前述这些项目的最新进展是,关于项目审批周期长、开工不及时问题,发展改革委正在对指出的43个项目逐项梳理,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尽快完成核准工作,其中2个项目已批复可研报告。

  在稳增长落实中,审计部门发现,至2015年3月底,质检总局、林业局、财政部、民航局等管理的12项行政审批事项尚未按要求取消或合并,15个省自行设置的133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尚未取消。

  有的部门单位还将行政审批相关事项直接委托或变相指定所属单位办理,2014年违规收费7.24亿元,其中11个中央部门和4个省的环保、住建部门违规收取评审、认证等费用2.77亿元,16家中央部门所属单位违规自定项目收费4.47亿元。

  稳增长工程包投资额超15万亿 13省出维稳方案

  距离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还有一个月左右,中国经济保增长政策已经开始进一步加码。5月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的通道上,但基础仍不稳固,新一轮稳增长“弹药”陆续发出。

  据证券日报的报道,去年,国家发改委推出了七大工程包和六大消费工程,而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划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等4个新的工程包,以期收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增加公共产品、增强发展后劲一举多得之效。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务院再次强调扩大重点领域投资,在此背景下,股市的繁荣和融资功能的发挥对经济的贡献意义更大。”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表示。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1266.9亿元,同比增长11.4%,2015年累计额已达17.12万亿元。其他重要数据显示经济小幅回暖,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1%。国内需求方面,零售表现抢眼,同比增长10.1%。

  从行业角度看今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据记者统计,2015年前5个月,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平均增长率最高,达33.17%;其次是农林牧渔业,达29.63%;再次是水的生产与供应业,达26.33%。

  值得一提的是,运输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平均增长率为21.92%,铁路运输业为18.63%,道路运输业为23.13%,均处于上游水平。由此可见,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增加的4个行业工程包可谓“正逢其时”。

  从投资规模的角度来看,截至今年5月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为4213.25亿元,占比2.46%;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为70802.37亿元,占比41.35%;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为96229.79亿元,占比达56.19%。

  此前,据浙江省发改委主任谢力群透露,2015年,稳增长的“七大工程包”包含420多个项目,预计投资超过10万亿元。这“七大工程包”包括粮食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健康养老服务、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工程、清洁能源、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工程等。据上述资深市场人士预计,加上当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新部署的“四大工程包”,稳增长的11个重要抓手所拉动的投资总额有望突破15万亿元。

  有消息称,在国家发改委近期批复的数千亿元基建项目中,就包含3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的地方城轨项目。

  据统计,按照申万一级行业标准来看,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有98家属于交通运输业,其中13家属于现代物流业,10家属于公交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现代物流业中,飞马国际、瑞茂通、澳洋顺昌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居前,分别为6.48%、4.69%、3.65%。而公交及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富临运业、南京中北、江西长运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三,分别为5.27%、5.19%、2.39%。

  新兴产业入围新工程包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许昆林曾介绍,重大工程包推出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各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发挥联动机制作用,定期协调调度工程进展,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目前重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对促投资、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之前推出的七大工程包领域,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了投资额超万亿级别的数百个项目,其中交通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

  部委的努力在近期公布的数据中得到了体现:今年1到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29160亿元,同比增长18.1%,远高于同期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然而压力并没有减小,截至今年5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连续10个月出现下滑。

  刘元春分析,虽然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所上升,但是弥补不了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下滑所带来的影响。而且目前的投资增速下滑,单从投资量来讲,还没看到有到底的迹象,估计下一步还会继续下滑。

  投资增速的下滑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效应愈发明显,如何扩大有效投资,实现经济稳增长成了各个会议上的常见话题。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曾对媒体表示,发改委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完善和动态调整的重大工程包,把一些符合方向、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及时补充进来,形成“四个一批”,即“实施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

  这次补充进来的一批,包括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

  和过去不同的是,本轮投资并没有指向产能扩大。刘元春介绍,如今的投资注重和下一步增长点相契合,既兼顾短期效应,又注重长期回报,和产能投资的作用完全不同。

  政府投入要做“药引子”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全球消费品是“中国制造”,但这些消费品的品牌、生产的装备,却绝大部分来自国外。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再依靠廉价劳动力确实难以为继。但在装备制造行业,中国还有巨大的优势。”李克强总理说,“如果中国制造从消费品转向中国装备,就能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大大升级,进而迈向中高端。”

  在当天的会议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提出希望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李克强回应道,技术改造主要应由企业去投资,政府投入只应起“药引子”作用,还不能“打水漂”。

  据记者了解,2014年,国家发改委推出了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工程等多个领域。80个项目中,有49个吸引到民间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达到了64.1%,增长18.1%,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整体幅度。

  据记者了解,今年国家发改委掌握的中央预算内投资4776亿元,不到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

  “更重要的是,用我们所掌握的预算内投资来撬动社会投资,就是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基金、信贷、保险各种投资公司合作,一起来参与投资,加大投资的规模。”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说。

  李克强最后强调,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推进“中国智造”。“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十几亿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至少13省已出维稳方案

  财经网报道称,“稳增长”措施根本停不下来。“周三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6月17日再度抛出了支持政策强调加大重大领域有效投资、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而一天前,国务院则批复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距离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定仅仅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

  一面是加快支持政策落实的节奏;一面是既抓“大项目”,又“放松”中小微创业、经营空间。在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并行之路上,决策层拿捏稳定与发展的平衡意图正逐步显现。

  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将逐步增加对几个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持,包括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粮食仓储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和棚户区改造、老工业区和工矿区改造、水利以及中西部铁路建设。

  不难看出,这又是一次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大派送”。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中,“重点领域”“有效”“投资”这几个词尤其让人关注。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效”主要通常讲的是三重目标:一是保增长;二是调整和优化结构;第三是有效地改善民生。而目前从这三个维度考虑,有助于改善长期生产条件、公共消费水平的中长期的基础设施投资就是当前实现投资和政策有效性的重点领域。

  回溯在此之前的几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5月18日到20日三天内,发改委就批复了九个重点领域建设项目,投资总计4587.68亿元。6月11日,发改委则批复了七个机场等相关建设项目,投资总计1267.2亿元。

  6月17日的常务会议上更对这些项目资金的保障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落实途径,包括:加快贷款审批和加大信贷投放;如果县级政府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上面临资金缺口,那么省级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债券予以财政支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推广PPP 项目,从而更有效地引导资金支持投资。

  “这其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和推广PPP 项目是对之前已公布政策的重申,加大信贷投放是新政策,而且关于省级政府发行债券的进一步详细信息也预示着新地方政府债券的潜在规模可能更加灵活。”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表示。

  就在6月10日,财政部刚刚下达了第二批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以缓解地方债务压力。这批置换债券资金必须用于偿还审计确定的截至2013年6月30日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中2015年到期的债务本金。

  至此止,财政部已下达2万亿元地方债务置换额度,总额已经超出审计署统计今年到期需要偿还的约1.86万亿元债务。

  持续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码都是为了应对企稳乏力的经济局面。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比1~4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市场预期。

  地方“接力”求变

  在决策层的稳增长“加急令”催促下,各地方政府也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投资高潮。

  根据公开资料梳理,不完全统计自5月份以来,包括河南、河北、吉林、安徽、云南、湖北、江西、山东、广西、内蒙古、广东、陕西、四川等13个省(区)相继出台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其中,河南省5月13日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双十”投资计划的8000个重大项目和省重点项目,力争上半年完成审批任务的70%以上,确保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产。强力推动1500个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力争二季度再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0个,投产140个。为此安排设立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的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3只大型产业投资母基金。同时,安排1.8亿元作为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引导资金,安排10亿元设立PPP开发性基金。

  广东省近日出台了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涉及八个方面共16条财政政策措施。将新增安排财政资金863亿元;落实税收优惠、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政策等为企业减负约830亿元;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募集社会资本600亿元。也就是说,2015年广东省财政将通过新增安排资金、落实税费减免、募集社会资本等合计约2293亿元。

  陕西省则强调抓紧做好督促落实和整改工作。对2012年及以前年度下达的中央投资项目,截至督查时仍未开工的项目,5月底前将一律收回中央投资及相应的省级配套资金。对2013年下达的中央投资项目,6月底前仍不能开工建设的,7月底前将一律调整投资计划。对2014年下达的中央投资项目,8月底前仍不能开工的,9月底前将一律调整投资计划。

  “地方经济也面临很大的稳增长与产业转型的压力。但地方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都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

  王军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前几年转型升级较快的东部地区表现相对较好,而过去几年靠投资拉动较快的中西部地区可能存在的困难多些,但这些地区都在努力寻找新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以及寻找产业的政策来支持地方的发展。”

  以四川省为例,6月15日,四川省出台《四川省2015年“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四川将在制造、农业、能源等13大领域,全面进行“互联网++”布局,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制造业和能源将是借力“互联网”的主要领域。

  《方案》中明确:引入腾讯等优质公共服务平台,优化升级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科技服务港等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共同建立“互联网+四川制造”云平台,在航空、航天、石油、发电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打造10家数字化工厂示范应用和典型应用。。

  在能源领域,《方案》计划推进与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合作,在天府新区设立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能源互联网创新产业园区。重点在城镇智能配网建设、新能源汽车、能源市场化改革、能源互动交易平台、能源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及应用建设。

  “下半年需落实已出台的战略,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这些对下半年稳增长能发挥积极作用。”王军表示。

  货币仍保持“定向宽松”

  另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虽然5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出现企稳势头,但整体经济企稳的基础仍不牢固,而已经出现明显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下半年的宏观经济仍然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有机构认为,货币宽松的状态可能会持续几年。

  不过,相对于“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稳健”的框架下要实现更加有效的放松,这是对货币政策的一次巨大考验。

  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整体货币政策呈现宽松,但是货币供应增长和贷款增长数据在总体上仍然偏软。M2增长率从2014年12月的12.2%降至2015年4月的10.1%,然后在5月略有反弹;社会融资总额则从 2014年 12月的14.4%降至5月的12.0%。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朱海滨表示,贷款增长乏力表明国内需求低迷,因为企业利润和投资回报已经随着经济减速而下降。从供应方面来看,银行对贷款决策变得更为谨慎。银行系统内的超额准备金在近几个月大幅增长,意味着整体流动性注入或许不能有效推动贷款增长。

  首创证券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在当前货币传导机制整体不畅的背景下,结构性“流动性陷阱”无法依靠全面宽松解决,而只能通过定向宽松、通过央行针对性地向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解决。

  报告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仍以定向调整为主,如定向降准、通过向政策性银行曲线注资为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提供融资等。总体来看,结构性流动性不足问题只能通过结构性的宽松政策解决,加之经济出现触底回升迹象,央行政策导向或已进入短暂的观察期。

  朱海滨也预计,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将会转向定向宽松。“央行将会扩大定向宽松措施,比如抵押补充贷款、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措施,力求解决经济中的特别问题,如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能力有限、政府支持新兴行业发展的举措以及在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中的潜在总体流动性波动。”朱海滨说。“不过就近期而言,下一步重大货币政策举动是降准而非降息。”宋宇认为,虽然短期利率一直非常低,央行甚至采取了正回购来吸收流动性,但降准仍是拉低长期利率的最有效工具。“降准在本月就有可能,最晚是下月底之前。”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