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广东佛山市的第一台机器人正式“上岗”,它也是国内第一个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的机器人,职责是在陶瓷卫浴行业喷釉。15年后,在香港展出的仿生机器人“哈姆”,已能识别和做出多种人类面部表情。
市场需求是机器人应用的风向标。“中国机器人应用在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精密制造领域一直发展迅速,如今在纺织、石化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迅速扩大。传统市场如家电、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也日益成为机器人应用的主战场。”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树翀表示。
“机器换人”常态化
制造业云集的佛山已有3500多台机器人“小伙伴”,包括六大主流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分布在120多家工厂的生产一线车间。
珠三角作为全国劳动力输入最多的地区之一,制造业首当其冲开始大面积“机器换人”。与此同时,珠三角各城市的工业机器人扶持政策纷纷出炉。广东近日宣布在2015年至2017年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并挑选龙头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培育建设试点”,准备3年内投入9430亿元用于工业技术改造。
“机器换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增加。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与改革开放初期每年新增1000多万劳动力不同的是,未来在总人口不变的前提下,中国每年减少300万至500万劳动力将成为中长期趋势。因此,一些规模较大、劳动力需求较多的产业,用机器人替代人成为必然趋势。
在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传统劳动力,不仅因为劳动力成本,“也在于高端精密智能化制造方式的内在要求,同时还背负着将人类从繁重、危险、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使命。”赛迪顾问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张凌燕分析说。
中国电科集团第二十一研究所所长施进浩表示,机器换人现象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已经比较突出,通过这几年的机器人热以及地方政府的首台套补贴等产业政策的推动,正在形成制造业领域的常态化。不仅仅是大企业,中小企业采用机器人的生产线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个现象无疑会持续下去。
产业升级对机器人需求强烈
“在传统的汽车行业,出于提升效率、稳定质量和减轻劳动强度的需要,机器人已经代替人工,成为各个生产车间的标配。”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辉告诉记者。
在产业升级的大潮中,机器人应用正在一些新兴的中低端市场迅速扩大,如工程机械领域,甚至一些过去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石化、粮食、建材、化肥、饲料等领域市场需求也迅速发展起来。
工信部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机器换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必然伴随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但这并不是大面积“机器换人”的唯一原因。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确保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从而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这也是“机器换人”非常重要的原因。
曾辉对此也十分认同。他表示,在新兴的一般行业,特别是在脏累差、危险、枯燥简单重复的一些行业,人工不愿意干,机器人换人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左世全表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兴起是正相关关系。据保守预测,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需求数量和更新数量合计为49.43万台,有望带动3000亿元零部件市场。
机器人更加“智能化”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机器人密度”相对较低。在中国,每万名工厂工人对应约30台机器人。德国的“机器人密度”是中国的10倍,日本则是中国的11倍。这给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带来了刚性需求。据统计,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2050台,同比增长26.2%。
“通过拓展下游应用服务,开拓传统市场接纳新兴生产方式,家电、轨道交通、船舶等领域也日益成为机器人应用的主战场。”李树翀说。
曾辉也表示,在新兴的3C(电脑、通讯和消费性电子)行业,由于作业精度高、生产节奏快和劳动强度大,人工干不好,机器换人越来越受欢迎。
“多领域应用要求中国机器人产业要更多结合个性化需求和特点,也倒逼国产机器人企业去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提升量大面广主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指标。”工信部国际与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说。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还为机器人产业提出了新的方向。“智能制造要求机器人更好地融合和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中轻集团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杨漾表示,以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为目标,突破新型材料、新型感知、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将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