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杨伟民: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要注意八个问题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4/01/2015 16:56:55

  近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新浪·长安讲坛”发表演讲指出,目前媒体、社会上对新常态存在两种误区,把新常态扩大化,什么都是新常态。“其实我们说的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能吃饭睡觉都进入新常态,不能乱用、滥用;再一个就是有一些判断,提到好像是新常态,政府就不用办事了,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也不用管了,当做不作为的一个借口。”

  同时,他还表示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了,中高速增长才刚刚开始。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有四个基本的经济特征,一个是增长速度,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发展方式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型转向更加集约型;三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从增量为主转为存量和增长并行的调整;四是经济增长点正在从传统的房地产、投资、重化工业转向新的经济增长点。

  “过去中国的发展导向,学习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走得通,是因为按照雁行理论,前面有一只雁在领着我们飞,美国有汽车我们搞汽车就行了,美国有飞机我们就生产飞机。现在,产业上我们和这些国家已经并驾齐驱了,已经不再是落后的雁了,发达国家有的我们差不多都有了。但技术可能不行,质量可能不行,工艺可能不行,价值量很低端。现在我们国家再向其他国家找一个新的产业这种已经很难做到了,但新的产业仍然存在,要靠市场来寻找。”杨伟民说。

  以下为杨伟民在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要注意的八大问题演讲摘要:

  一、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要作为推动发展主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常态下,这些战略思想、方针政策在新常态下仍要继续坚持,毫不动摇。但要区分的是,政府究竟是发展的主体,还是推动发展的主体。过去的逻辑是:我要发展—发展成为政府责任—确定一个必须实现的增长速度目标—层层分解。在这种逻辑下,中央提出的任何关于发展的战略任务,地方政府都会自觉的冲在第一线。政府之所以会认为自己是发展的主体,是因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上,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存在认识偏差,在理论上没有确立市场决定论。过去在理论上承认了市场经济,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是有偏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了正本清源,提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发展的主体是企业,消费者。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生产者,同其他企业一样;作为产品消费者,同其他消费者一样。市场决定条件下不是否定政府对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常态下,政府推动发展,可以做好以下工作:一,编制规划,建立全国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二,完善政策;三是服务企业,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成本高(工资,土地,电力)问题;四是净化市场,减少不公平竞争;五是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六是治理环境;七是推动基础建设规划。

  二、在发展导向上,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推动发展。过去政府把自己当做发展主体,必然会带来以GDP为中心,以增长速度为中心做经济工作的问题,各级地方政府必然追求高速度。有的地区什么都要率先,有的地区要赶超,弯道超车,层层拔高指标。盲目追求高速度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现在经济减速,固然是潜在增长率下降了,但不能否认的是,旧常态下的发展方式走不下去了。按照旧常态的逻辑,把政府作为发展主体,政府去找新增长点的路很窄。政府要通过净化市场,让市场焕发活力,让市场发现新的增长点。新的增长点主要靠市场发现而不是靠政府去发现,市场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政府的眼界则是有限的。新常态下,仍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发展的内涵要扩展,重点要改变,要的是那种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具体说是产品要有市场,投资要有回报,员工要有收入,企业要有利润,政府要有税收,资源环境要可承载。总之在发展导向上我们要GDP,而不要唯GDP。

  三、在扩大消费中,要重视净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能力,培育新消费群体。过去消费匮乏,消费心理是你有我有大家都要有,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在这种消费趋势下,扩大消费的政策注重的是寻找消费热点,在两次应对金融危机中,重视培育几个全国人民都在同一时点消费的新热点,靠政府财政补贴等,形成保增长消费热点,当时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新常态下基础性的消费基本都能满足了,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渐行渐远,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这种变化,要求消费政策做一些改变。一是重视净化消费环境;二是重视增强消费能力;三是重视培育新的消费群体。

  四、在增长动力上,要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持久动力。过去各级政府都把控制或扩大投资作为主要手段调控经济增长,当经济过热时,会控制投资,要刺激经济增长时,扩大投资就成了主要手段,各级地方政府做经济工作,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当前的增长下滑,其中一个可能性,就是市场对前期过渡投资的反应。新常态下,投资作为增长动力仍会发挥关键作用,但作为最大动力的时代基本过去了,必须把驱动力转到创新上来,把投资与创新结合起来,投资是必要的,但要推动有效投资。第一,投资要有回报。公共性投资不要求投资回报,但要确实是夯实发展基础的,有政府财力保障的;第二,不加重新的产能过剩;第三,不破坏生态环境。在推动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问题:第一,全面把握创新的内涵;第二,产权激励是最大的激励;第三,投融机制要适应创新;第四,招人比招商更重要;第五,依靠市场发现创新点;第六,政府要营造创新环境。

  五、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增量与存量并重。过去我们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做的事主要是增量调整。所有产业都要上,都做加法,上项目、加产能。结构调整不过是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而已。过去这样是必要的,因为增长的产能可以被需求吸收。现在,我们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赶不上供给的快速增长。供给总体大于需求,生产出来没有现实需求支撑,形不成现实的增长,供求关系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对经济减速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必须开始进行存量调整。背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已经或接近峰值。劳动年龄人口,二氧化硫等四个主要污染物,建设用地总量,农业用水,钢铁和水泥产能,化肥农药农膜的消费已经达到总量峰值。人口峰值也并不遥远,接下来就是粮食消费,水资源消费峰值,钢铁水泥消费量峰值,大学毕业生峰值,二氧化硫排放峰值等。达到峰值的领域,发展意味着调整以旧换新,以小换大,是减量,提质,增效。国内供给的三个主要方面都一定程度面临深度调整问题。产业方面,房地产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这意味着,今后重视扩大增量,也要重视调整增量,“补短板”与“裁长板”并行;既要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扶贫、公共性基础设施、医疗养老等“短板”,更要截去一些方面的“长板”,去产能,去杠杆,去债务,去泡沫。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在结构调整中也是双重的:一方面要通过推动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不要在对本地的产能过剩行业僵尸企业不贴了。美国经济复苏是付出了代价的,在市场机制下,对存量进行了调增,比如工业增速一度跌到-15%,产能利用率到63.7%,同时,破产企业申请案件人从危机前的11.6万件飙升到42.2万件。

  六、在区域协调中,要确立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原则。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出发点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分散开发、无序开发、过渡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加重,区域上的“政策洼地”过多,市场分割,要素流通不畅通、物流成本高企等。差距更应该是人均GDP、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基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差距。缩小人均GDP差距,要分子、分母一起变化。缩小收入差距不是绝对的,因为各个地区的生活成本不同。政府真正要做的是不限制人口的流动,缩小地区间公共财政支出的差距,从而间接缩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差距。产业只有凝聚,才有竞争力。在新常态下,促进区域协调,要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促进经济均衡,转向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空间均衡,就是在一定空间单元内,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的,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的空间均衡。

  七、在推进城镇化中,要以人为核心,有偏差的城镇化,不健康的城镇化已经走到了尽头。过去的城镇化的做法是,要地不要人。打着城镇化的名义搞房地产,我国的城镇化进步一直是一种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看起来达到了54.7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可能只有37%左右,过去大力发展小城镇,但农民工多数还是跑到大城市,而户籍迟迟不放开,形成了今天的农民工越积越多,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不能市民化,在需求、供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致命性伤害,从供给看,将来会面临“谁来务工”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农民工年均增长15%,新世纪头十年大概是6%左右,2010年是5.4%,2011年4.4%,2012年3.9%,2013年2.4%,2014年1.9%,五年来,按照5、4、3、2、1的速度下降,其中外出农民工增速2010年是5.5%,2013年降到了1.7%,2014年1.3。解决的办法,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让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不能市民化,不仅在劳动力数量上对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会影响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主体,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从需求看,房地产是一国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现有的房地产为什么难以启动,一是人口难以落户,没有政策预期。二是房价太高,相对于农民工的收入,现在房价太高了。农民工不能市民化还影响服务业规模的扩大。

  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保护绿水青山就是发展原则。对生态环境在思想上,认识上,不彻底、不到位有偏差。一是把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副产品;二是把可持续发展割裂开来;三是重点没有放到最应该放的正确的地方;四是没有把山水林田湖当做一个生命共同体;五是不区分权力与权利;在新常态下,建设生态文明,至少在一下几个方面要改变。第一,发展的理念要改变;第二,发展的内容要改变;第三,发展的方式要改变;第四,发展的思路要改变;第五,治理的重点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