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环保问题。近几年,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之时,对于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保法,经全国人大常委四次审议通过,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这也反映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治理的决心和人们对环保治理的期待。
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针对媒体提出的环保问题,再次重申了国家对于环保问题高度重视。她表示,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成了社会上最关注的一个大事了,人民群众关心,党中央、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是出重手在治理环境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四次审议,出台了新环保法,这个环保法被称之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是“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是“零容忍”,而且惩治措施也是非常严格的。
“新环保法的出台是针对以往环保问题久治不愈的原因进行了直接患处用药,极大地提振了环保相关部门治理的信心。”北京市尚德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一凡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环保问题有其经济发展原因,但也有其他隐藏更深的利益原因,斩断这些隐藏的利益纠葛,将使得中国治理环境问题更加得心应手。
在以前,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数据,在开发和建设中很少考虑是否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正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带头,下面的开发公司才可以肆无忌惮,而迫于压力,这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地方环保部门执法不严,企业有法不依的尴尬局面。即便环保部门想要治理问题,由于本身执法权力几近于无,还需要依赖其他部门来联合执法,假若其他相关部门不配合,环保部门也无可奈何。
黄一凡告诉记者,新环保法最大的改革就是将执法权力直接赋予了环保部门。新法实施的今天,环保部门可以对违法企业直接进行查封,甚至对当事企业负责人直接进行拘留,而不需要依赖其他部门,这对于违法企业来说具有极高的威慑力。而对于违法企业所收取的罚金采取上不封顶的政策,也使得相关企业违法成本大大提高。
另外新环保法也对于执法者有了明确规定,如果相关执法部门对于环境治理不利,则可能面临开除公职或撤职的处罚,这也极大地降低了一些地方环保部门给违法企业充当保护伞的可能性。
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发部部长、高级工程师许丹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国每年水污染对工业、农业、市政工业和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400亿元,而对于土壤污染防治上也需要耗资数十亿人民币,这都表示如果不抓紧时间治理环境问题,今后将会用数倍的资金和时间来还现在欠下的环保账。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