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交通运输>  正文

公路乱收费现象严重 乱罚款比农药还“毒”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2/2013 16:29:08   来源:新京报

  ■ 社论

  公路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的治理,不能靠单个地方或部门去推动,而应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综合治理的改革,理顺执法体系、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治超等标准。

  据报道,11月14日,在河南永城,一辆大货车被运政、路政部门相继罚款。司机称在出示月票(每月给路政3000元)和年票(每年给运政3000元)后,路政部门仍要罚款,女车主求情未果,当场服剧毒农药自杀,最新消息说,服毒女车主已经脱离危险并出院。执法人员称他们 正常执法 ,不清楚女车主是否喝药。

  一个人到底被逼到什么份上,才会喝下致命毒药?能把车主逼到当场喝农药的执法,要说是“正常”的,外人恐怕很难相信。事实上,除了车主和执法人员的 对抗 显得更惨烈之外,这起事件所揭露的公路收费乱象,公众并不陌生。货车司机口中的 执法人员多、罚款金额多、罚款花样多 ,也已是老问题。

  就在10月底,央视在同属河南的商丘市梁园区暗访,就撞见过“扣车执法”。在随后采访时,该区的交通局局长还陈述 苦衷 :(梁园区)公路局现在有八九百人,运管局也有八九百人,人员工资收入主要靠自收自支,要自己想办法挣钱养活自己。媒体一计算,百公里要 养 200余人,罚款、收费不乱才怪。

  自由裁量权过大、编外执法人员过多,这些问题同样潜藏于永城这次罚款冲突背后。超载罚款,只要依法合理,车主本也无话可说。可当地 创新 推出所谓 月票 和 年票 ,等于默认甚至 鼓励 所有车辆超载;更匪夷所思的是,当地执法部门不仅公然无视 明规则 ,自己定下的 潜规则 也不做准, 月票 年票 之外,仍是想罚就罚。把车主完全视作刀俎上的 鱼肉 ,服毒女车主的两辆车据称半年被罚20万,这简直与 抢劫 无异。

  面对这样的 抢劫 ,以喝农药相抗的毕竟是个别,更多的车主只能在众多部门的夹缝中求存。据一些老司机介绍,涉及治理 三乱 的有十几个部门,包括交警、运政、路政、城管、环境、卫生、林业、盐业、质监、工商等,政出多门、处罚标准不一。换句话说,无论超载不超载,司机都有可能挨罚,罚得越多就只能铤而走险超载更多,这样才有可能 赚 回被罚的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公路上何时才有宁日?

  这次三中全会改革《决定》提出,要“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 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以这些条文来对照公路执法乱象,无疑也是 对症 的。当然,具体怎么落到“路”上,还需要更细化的规定。

  公路乱罚款、乱收费加大了物流成本,推高物价,最终转嫁到国民头上,同时,它也是全国统一市场的一大障碍。所以,这个问题的治理,不能靠单个地方或部门去推动,而应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综合治理的改革,理顺执法体系、整合执法主体,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治超等标准。这样的改革需要明确两个原则,一是不能只罚款不治超,罚款不是目的,治超才是关键;二是罚款必须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取消罚款返还奖励,杜绝一些地方用罚款养人的现象。如此,才能让公路乱罚款、乱收费早日告别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