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公布了未来各地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四、五阶段价格调整标准。这意味着随着各地油品质量升级,汽、柴油价格将有所上涨,其中汽油价格最多上调约3毛钱。民众在肯定油品升级对保护环境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于消费者承担升级成本、质量能否真正提升等问题存在担忧。专家表示,要真正确保油品优质优价,政府必须加强监管。同时,企业也应公开升级成本,让消费者心中有数。
两大利好:加快油品升级,减少大气污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决定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今后两年各地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分别加价290元(约每升0.21元)、370元(约每升0.32元);2017年底后升级至第五阶段时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北京等地油品质量已提前升级至第五阶段,加价幅度基本到位,每升涨价约4分钱。
2012年以来,我国很多地区连续多天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针对治理空气污染PM2.5的呼声越来越高。数据显示,机动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到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是空气中PM2.5的主要载体,油品质量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有关人士称,经过测试,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使用符合第五阶段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尾气中的有关污染物排放将减少10%,燃油减排效果更加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油品质量升级加价政策体现了优质优价,有利于加快推进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防治雾霾天气。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没有市场化,缺乏一个顺畅的成本转移机制,不利于油品质量升级。目前,定价机制已日益市场化,油品升级加价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提高炼油企业升级油品质量的积极性,加快全社会油品升级的步伐,而不仅仅是依靠行政手段强迫几大油企升级。
优质能否实现优价?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油品质量升级后加价标准是按照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消费者负担一部分的原则确定的。其中炼油企业大致承担30%,消费者承担70%。一些受访市民提出质疑,提升产品质量本是企业应负责任,如今让消费者承担油品置换升级的大部分成本,缺乏说服力。
目前,各地油品质量升级进度不一,国内市场第三、四、五阶段标准的油品并存,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同渠道销售。不少民众担心,在付出更高价格后,会不会出现以次充好、掺杂掺假、油品质量虚假标示等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教授认为,要确保实现优质优价,最大的问题是监管。优质优价政策出台后,不同品质的油品价差拉大,弄虚作假的利润空间上升,如果监管不严、惩罚不力,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型民营炼油厂或将面临“关门”境遇。有专家分析指出,油品升级的成本消化对于垄断国企而言,影响有限。但对于民资的中小型炼厂,现在行业整体不景气,他们的生存已经很艰难。此次额外承担油品升级的成本,有的炼厂可能面临“关门”的境遇。
保护消费者利益 政府需加强监管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多部门多行业多角度采取措施防治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油品质量升级须以公众健康的大局为重,摒弃地方和行业利益保护。在油品质量升级的过渡期,也需从考核指标和机制建设入手,使油品质量升级成为地方政府、相关行业的主动行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如何有效执行价格政策,保护消费者利益,是油品质量升级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消费者埋了单,油品质量是否真正“升级”,显然需要政府加强油品生产、批发、零售环节质量监管力度,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对违规企业必须提高违规成本。
有评论称,要防止花“国四”的钱买到不“三”不“四”的油,就必须审视目前的监管弊端。尽管发改委要求各地严打以次充好,提高企业违规成本。但如果不能从国家层面在管理方法、惩罚成本上同步升级,地方再努力恐怕也难敲山震虎。
此外,不少市民呼吁企业公开升级成本,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律师焦春艳说,既然要让消费者承担,那就公布成本构成。“有哪些额外成本是因油品升级而新增,新增成本项目是否合理,具体数字又是多少。成品油涨价,必须建立在信息完全公开的基础之上。”
来源:新华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